今天读了一本《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是福斯特教授在密歇根大学广受欢迎的公开课,针对小说、电影、戏剧、诗歌等各种文学作品进行了全新梳理。在亚马逊畅销书榜上,该书已连续八年强势登榜,被翻译引进中国后,曾受到梁文道等名家大力推荐。
作者带领我们分析了300部文学经典作品,详细分析了作品中隐晦但真实的涵义,总结出阅读文学作品时所需要的三个法宝:记忆、象征和模式。
其中记忆是阅读文学书的必要知识储备;而象征和模式,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常见手法与套路。在本书中,作者列举了8个常见的象征手法和6种小说创作模式。
这里说的“记忆”就是阅读储备量。作者说,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本文学书讲的是什么,首先要有足够的阅读储备量,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比如圣经、莎士比亚、古希腊神话等等。为什么需要这些储备呢,原因就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从别的文学作品中生长出来的。”这是加拿大著名文学批评家弗莱的一句话,作者很认同这个说法。美国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曾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荷马写的是同一类事情,如果他们活一两千年,出版商就不会再需要任何人了。
觉得这说法太离谱?咱可以试想一下,人类一代代延续到现在,经年累月,积淀形成人类共有的文化,现在的作家们能做到在真空中写作吗?这是不可能的。无论你想写什么都会发现,曾经有前人在那里安营扎寨了。事实上,每个作家都是最饥渴的读者,他们都会大量阅读前人的作品,并从中获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现在的文学书和之前的书中,发现相似的内容。作者将这种情况称为“互文性”。
说到这里你会想,照这么说,现在的文学作品都是学来的,还看它做什么。其实是这样,如果一位作家很优秀,即便他从早期文学中借鉴了一些东西,他的作品也不会是毫无新意、毫无价值的派生物;恰恰相反,他的作品正因为呼应了早期作品而获得了深度,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容易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
作为读者,我们只有认出一位作家借鉴了哪些内容,对他借鉴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才有可能真正抓到他想传递给我们的那些隐藏在文字底下的东西。现在你知道阅读储备量是多么重要了吧。不过,我们不可能读过所有的早期作品啊。是啊,就连本书的作者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能做的就是慢慢积累,储备量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看懂文学作品的内涵。
记得贾平凹说过:文学是记忆的,生活是关系的。
生活就是写成文学的素材,写得好不好跟你的环境有关系。
下期讲象征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