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现来思考:为什么要读书?
现在很多人都说国人的阅读量不够,每年抛去教科书人均阅读不足2本。然后标榜犹太人每年40多本。
我们都多少本书先放在一边,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
如果只是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看公众号,微博啥的文章又不够系统,选择书来不断扩张,那就读书可以很快速,一年不说100本,一天一本,一年300本肯定是有保证的了。
快速阅读的方法,我前几天倒是听到一个“课程”在分享如何一天一本书,大意就是看看封面、看看目录、看看序言、看看结尾。然后总结100字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完全不需要一字一字的读,这样的读书最快20分钟,写都写完了!
这样的读书适合,最近出了什么畅销书,别人都在读,你也看一看,毕竟都是“文人”,在聊天的时候也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要是真的说这样的读书能有什么长进呢?那就是读书越来越浮躁... 毕竟数量第一,就压住了内心的静!
读小说一天一本也很正常,读特别的书一个月读一本也很正常。看自己读书习惯,读几本都是合理的。前提是真的在读书,知道打开一本书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为了读书的本书而读书。
书要怎么读?
略读,只读自己需要的章节,1-2小时一本,也能做个思维导图。一个月能读28-31本。
跳读,看看标题,目录,序言,结尾差不多就知道作者会讲什么。翻看的时候觉得没必要啊一字一读,那就跳来跳去。1-2天一本也正常。一个月能读14-15本。
全读,从头读到尾,一字不差,全局体会作者语言,一周一本。能出一个思维导图,一个月读4本。
精读,一本经典,需要旁征博引其他考量的,慢慢读,读一个月。一个月1本,深入思考并有产出。
细读,一本特别的书,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实践,需要研究考证,那一年一本都可能啊。
一个月读多少书合理呢?
读多少都合理。可能是一次打开了多本书,比如微信读书一本,Kindle一本,实体书两本,家一本,办公室一本。那在通勤路上可能会选择电子书,安静的夜晚或者早晨会选择纸质书。
怎么去确定读了多少书呢?
按字数算:读多少万字比较合理?
按本数来:本数是打开的本数,还是读完的本数?
如题,这真的没啥特别的标准。我一个月真的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读上30-40本,一天两本周末进行,每天下班后一本,加起来也差不多啊。跳读、略读都算上。
一年读100本书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喜好的方向来挑战读书的深度、广度。
喜欢书才是真的好的,至于跟别人比数量,还真的不如跟人比我这次读书收获了什么来的更有意义。
社会浮躁,通过读书的方法可以变得理性思考一些言论。人云亦云,听别人讲,读书真的挺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