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冯唐的书,是《万物生长》,没想过小说可以这么写,也没想过这样的小说还能这么火。读过医学院的他,写起医科生的生活自然是斑斓多姿,语言流畅活泼,人物个个鲜明,读着读着就产生了画面感,像是美术作品里的特写,可能看不清长得什么样,但那个突出的特征一清二楚,可能是某个习惯的口头语,可能是某个动作,或者是头发,或者是嘴唇,还可能是某种心痛的感觉。
这小说还拍成了电影。这几天偶然在电视里还看到,范冰冰的妩媚,青春校园的青春激情,难以言明的那种弥漫在空气里的荷尔蒙的味道…
没看过三部曲的其他两部。其实我算不上很喜欢这种风格。不过一向不太拒绝新的尝试,看小说,看到不同的感觉,也算是一种体验。至少,这种肆无忌惮的用词,大胆的描写,也是一种鲜明的风格。
冯唐其人也颇有意思,从医学博士到投资领域,到作家,这样的人生轨迹,算的上丰富多彩。
他曾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一直读到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还拿了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曾就职于麦肯锡公司。曾任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现在是香港一家投资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主管医疗领域投资。
后来看到冯唐的照片,头发剃的很短,挺壮实,长的有点粗糙有点固执,像西北汉子。不知道是不是编辑特意找了这样的风格,还是当年的文学小青年正在长成无所顾忌自由发挥的大叔。不过这个感觉和他小说杂文的风格挺像,和过去老北京说那种“胡同串子”“什么都不吝”的感觉挺配。
不知道我是不是误读。
反正看他的经历,儿时北京垂杨柳长大,大概给他的絮叨贫嘴打下了基础,妇科博士大概造就了他在遣词用意上的独特,或者直白地说,总与性与欲望相关;在麦肯锡和投资公司大概使他看多了商业精英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的不堪;几个领域的跨度,从此处望向彼处的感同身受和身为作家的断然抽离,大概使他的作品给人带来混杂着文艺与世俗、酒与诗、性欲与情感的光怪陆离的感觉。不缺钱,不脱离赚钱的行业,对一个作家,或者和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专门说过的,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有着类似的意义。那就是说,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写。
我知道有的人很喜欢冯唐的书,喜欢他这种坦率,这种从下半身升华到灵魂的呓语。当然也有人完全看不下去他的书,认为他做作,不懂文学。喜欢与不喜欢,都很鲜明,也证明了他被某些人称为异类不是毫无来由的。
我无意评论冯唐的文字。迄今为止,我只看过四本他的书。除了《万物生长》,还有《飞鸟集》《活着活着就老了》《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大多数时候带着消遣的心理,很多内容是在马桶上读完的。这也不必不好意思。如今的年代,阅读在马桶上进行,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行为方式,甚至是读书的保障了。
总体说是轻松的阅读,虽然看到有些词句免不了内心暗暗咋舌。能读出对生活的领悟,能看到熟悉的地名、人名,了解在北京长大是怎么一回事,看看混在北京的这帮文人们怎么交往怎么喝酒,看他用独特的比喻说出一些人人都知道都不好意思直说的话,也挺有意思。
大体上,估计也不大会再看下去了。有个性和风格是好事,辨识度高,能迅速与读者建立起交流的模式,但对于我这种有一搭无一搭的读者,两本杂文看过,已经觉出重复的部分减低了阅读的乐趣。
但还是想说,一个能引起争议的作家,一个号称要活出自我的文人,自有存在的价值。越是爱憎分明的个性,越能彰显出独特的色彩。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他就这样留下了痕迹。
冯唐的《飞鸟集》引起了争议,我看的时候,感觉有些语句妙不可言,有些则读不下去。比如随手翻开,有这句“暗夜/悄悄打开花的笑靥/让白昼接受感谢”,但也有“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读来有些无语……《飞鸟集》一页一首诗,只有寥寥几行,空白太多,我忍不住拿这本书当笔记本画了好几幅小画。
除了小说的描写很是鲜活,杂文里还有些很有趣的比喻。印象很深的是形容一个胖子坐在柜台后面,“像半个葫芦,平的一面靠着墙,起伏的一面冲着人。”当时读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来。
读书有许多乐趣,有收获的书就算好书。对于作者本人的评价,倒不必如此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