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就习惯性崩溃又习惯性自愈,好像在强行为自己的生活制造悬念和波澜。我们一次次的在生活的战壕里厮杀怒吼,一次次败下阵来又一次次卷土重来。
人与人的距离,隐藏在小小的坚持里。一日三餐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古代朝食称饔,请人用餐称飨,晚饭称飧。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也包含了珍惜时间的感慨。在浑噩多年后受友人启发决定在勇夺生活主动权的路上从全家人的早餐下手。美其名曰的立下“怎样度过早晨,就怎样度过一生”的信条激励自己鸡血爆棚。于是,开始悄悄的努力:6:30起床—6:45收拾完自己—7:00做好早餐—7:15训练娃早读—7:30吃早餐—7:50送走全家成员
在执行这项严苛的训练时,苦不堪言,但是伴随着一天天混乱不堪的局面渐渐好转,内心充满了喜悦欢喜。欢喜的是自己有能力克服懒癌,欢喜的是家人们可以元气满满,更欣慰的是娃们多年的坏习惯有了好转的迹象。
每天清晨厨房里的忙碌也变得轻快起来。用心的早餐、朗朗读书声,孩子们临别的亲吻,这一切都是我要的美好生活的样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鸡汤有毒,鸡汤矫情,我们不可理喻的用鸡汤浇灌着生命里的挫折和失败。自我安慰,自我救赎。然而自始自终,没有放弃一个人的战斗,身为女人也倔强的要把一个人活成一只队伍。不需要豪言壮语,暗暗的和自己较着劲,不断重复着自我重塑的模式。
停止想的太多,做得太少, 改变,从有腔调的早餐开始!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