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开麦,仅代表肤浅的个人牢骚,我没资格臧否大师,以后我不看就拉倒了)
既《恋爱的犀牛》和《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意外死亡》后,今天看了《我爱xxx》,我宣布孟京辉的剧真的不是我的菜,虽然我已经试图喜欢上他很多次了。或许以后某天心情烦闷了,会去剧场看看所谓先锋话剧刺激一下自己的感官吧。
为什么试图去喜欢呢,因为我常常因为自己喜欢不上大多数人都叫好的作品而感到孤独和苦恼,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学习艺术的灵性。因此我渴望认同感,可是我骗不了自己。我不是很能理解这种先锋艺术,当我看到别人痴迷于此并侃侃而谈写着评价极高的剧评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被“正牌的文艺青年们”抛弃的绝望。
在我肤浅的认知里,形式给内容锦上添花,故事是一个剧本最精髓的部分,其次是台词的优美度,然而我在孟导的剧里看不到构思缜密的情节,而荒诞的、意识流的、让我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吐了一地。剧情是破碎的,甚至脱去了先锋的外壳,可以用俗套来形容。《我爱xxx》:一直在重复我爱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我爱乡村女教师,我爱xxx,在我看来简直是形式主义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年轻人放飞自我的一场自嗨、冠冕堂皇地输出精神废料。《恋爱的犀牛》:a死也要喜欢b,b喜欢c,还让a一直念念不忘。嗯,其实我非常喜欢这里面的台词,非常优美、热烈而充满冲击力,“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你是不同的,唯一的,柔软的,干净的,天空一样的……你如同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你是甜蜜的,忧伤的,嘴唇上涂抹着新鲜的欲望……”当时很激动的在摘抄本上抄了很多马路对明明大胆炽热的表白,我喜欢那些新奇的排比、也喜欢让人微微一笑的冷笑话(哎,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别人都能大笑我就只想动动嘴角)也惊异于那光怪陆离的饱含生命力的舞蹈,可是为什么这些炖在一起我却感到心里无比空虚呢,只能说我没福分欣赏这种艺术形式吧。演员卖力得像装疯卖傻,这剧又不能给你单纯的精神洗礼,又不能让你为那跌宕起伏的剧情哭和笑,大闹一场后只觉得很疲倦。
我在想,到底什么是先锋呢?中国话剧发展了一百多年,而欧洲从古希腊就开始了,我们轰轰烈烈搞先锋是不是缺乏了一点积淀呢。仅凭哗众取宠的语言和视觉效果来撑起一部戏,是不是有点中气不足,内涵欠佳呢。
哈哈,我也来。我爱三一律!《油漆未干》这种总是让我很舒服,《归途1949》让高二的我热泪盈眶。可是我不觉在想,是不是现在编剧写这种一本正经的故事已经没有吸引力和市场了呢。我不是不能接受大胆的元素,虽然我也不知道那算什么流派,有些导演可以把前卫的东西做得足够有趣,乌镇戏剧节吴彼的《静止》在我看来极妙,能做到深度、厚度、有趣合一是本事,台词值得品读玩味,清新脱俗,传统现代形式碰撞,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并且建立了一种和观众之间可贵的信任感,在我看来这比《我爱xxx》里动不动把生计用品和性器官大言不惭地挂在嘴上强太多。
或许还是要在各元素里追求良好的平衡点吧,但是我依然认为,首先一部作品是要有内容和内涵的,其次那些意识流的东西才能激发观者心中的共鸣和感情,不然就是华丽地喊口号,观众得到了一时的亢奋,幕布拉上后,就只剩下贤者模式般的呆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