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令人心醉,亦极致美好。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多重的含义和关系,涉及生与死、病人与医生、孩子与父亲、工作与家庭、信仰与理智。这本书赢得了我的钦佩,甚至是眼泪。它讲述的是真实的故事。全世界只有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而保罗·卡拉尼什是其中之一。《当呼吸化为空气》就是这位医生生前写下的自传,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他1977年生于纽约,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等学院的多个学位,并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然而在2013年的时候,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却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可谓是从高山跌落到了谷底,保罗于是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中写下了这本“生命之书”,在2015年的时候,他离开了人世。
医生的意义,在于把病人原先锻炼的生命的路修补接续上,生命的意义包罗万象,但每个单一的生命点最终都是为了调节过去和未来而存在着。保罗在这本书中回忆着他所经历的一切,身为医生,保罗更懂得他是无药可救,哪怕上帝亲临,都无法挽回他的生命,这可以说是增加了保罗比常人的更多痛苦。然而,保罗却用超乎常人想象的冷静与理智告诉我们,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面对可预知的死亡。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身在医院的保罗,想把病房住出家的感觉,他希望女儿能够在场,于是妻子把襁褓中的女儿带来,孩子若无其事地在身边呀呀作语,这一幕真是非常的令人心酸。
钱德勒说过,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杂耍表演,本质上我们都是演员,曲终人散是肯定的事情,但是要把这场戏演得精彩,冗长不是充分的必要条件。
保罗在这本书中就有一段令我沉思的话:我们背负着无形的枷锁,肩负着生死攸关的责任,也许病人鲜活的生命就握在我们手中,但死神总是最后的胜者。就算你是完美的,这个世界却不是,秘诀在于,支撑我们继续下去的秘诀在于,明白打从发牌的那刻起,你已必输无疑,你会手滑,你会判断失误,但即便如此也要拼尽全力为病人奋战到底。保罗懂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应扮演什么角色,他把这场人生之戏演得非常精彩。
希望在每个人的舞台上,都能像保罗一样,能真正的,正确的担当起责任。为大家推荐这本“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