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
作者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雨
先来看第一个场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温馨、欢乐、甚至带有几分奢靡色彩的无忧无虑的“歌楼夜雨图”。
“歌楼”“红烛”“罗帐”等华美艳丽的意象在我们眼前一一幅现,再加上一个“昏”字的渲染,把少年时候纵情歌酒,酣畅欢快的生活表现出来。
再来看第二个场景:“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在客舟中“听雨”,当然会使人产生漂泊之感,再加上周围“江阔”“云低”“断雁”“西风”这样的萧瑟景象,更加衬托出了作者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紧接着回到现在的场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他在尝遍人生的悲欢离合,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一切的一切都已成过眼烟云。那明艳欢乐的歌楼夜雨,那忧愤满怀的客舟孤旅,早已被雨打风吹去。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虽然感到雨声的无情,而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看似冷漠,近乎决绝,但并不是痛苦的解脱,却是痛苦的深化,也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人生不如意是生命的常态,悲欢离合自有天意,既然如此,又何必感叹呢?不如一切都顺其自然吧。然而“一任”两个字又是多么无奈无助而又不甘哪。这充分表现出词人处境的极端孤寂和心境的极端萧索。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内容是蓝澜澜 的有声诗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