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信息这些学科,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清楚自己对它们了解有多少,绝不会不懂装懂,贻笑大方。但中医不同,中医是一门「绝大多数人都不懂,但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很懂」的学科。而且,这些自认为懂得中医的人还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认定为所谓的真理。如果有人想要指出他们观点上的错误,他们就会说:中医不就是「阴阳、五行、吃啥补啥、自圆其说」嘛!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这些观点是大多数长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都略知一二的。因为它们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随着遗传,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随便找来一位菜市场的大妈,她都可以告诉你「这几天我家老头子咳得厉害,买个猪肺回家炖百合给他吃。」或者是「你们这些年轻女孩子,不要吃那么多雪糕,到时候生不了孩子,哭都没眼泪!」又或者是「腰痛?快买点黑豆吃,补补肾吧!」
这些只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中医场景的一小部分,虽然观点正确与否还有待商榷,但无疑,这是中医发展了数千年的结果,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医思想对中国人生活影响之大。
在今天,也正是这些看似正确的观点,被推到中西医之辩的风口浪尖。现代医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可以拿出许多证据来证明这些观点的不足甚至错误,但很多中医人仍然要抱定这些老祖宗的东西不放手,觉得是现代医学无法解释中医,把中西医放到了一个绝对对立的地位,极大地阻碍了中医理论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把中医最根本的治病方法拿出来谈一下,毕竟,作为一门医学,它产生的本质愿望就是治病救人,至于很多其他的枝叶都是后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太多枝叶的存在,我们很容易就会看不到主干了。
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出现之前,原始医学显然已经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发展。我们的祖先们,用不断试错的方法,寻找出了治病的方法和治病的药物。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得到,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岁月里,一定会有大量病人因为用错了药物或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失去生命。在此基础上,古人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治病方法,不断更新药物理论,在艰难而黑暗的岁月里前行,直至拥有了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
这种找寻治病方法的过程,大约类似于今天所说的「黑箱理论」。就是在看不到箱子(人体)里面的情况下,从外部给予信号(药物),再观察箱子(人体)在接受信号后作出的反馈。由此,古人发现,一些特定的药物组合可以治疗一些特定的症状。无论什么疾病(当然他们当时无法辨别疾病,只能辨别症状),只要出现了这种特定的症状,用这种特定的药物组合,就可以治愈身体的不适。换句话说,中医治病要找寻的关键是「疾病的规律」,当这种规律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有办法去治愈它。
这就是古人建立最初的中医体系的过程,现存最早记载这种观点的著作是《汤液经》。后来经过汉代医家张仲景的收集、整理和发挥,就有了中医史上不朽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虽经战火仍然流传了下来,后人尊称其为医圣。但即便是医圣,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就写出《伤寒杂病论》,因为这部书里面所承载的中医治病思想,必定不会是一个时代或者一个人可以总结出来的,任何天才也做不到这种事情。
举例说明一下《伤寒杂病论》的治病思路。比如两个最经典的例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也就是说,凡是发病部位在太阳(包括皮肤、肌肉等),只要出现了上述症状,无论是什么疾病,发热无汗用麻黄汤,发热有汗用桂枝汤。这时候,医生关注的重点就在症状,而不在疾病的分类。因为这是所有疾病共同的规律,只要某个疾病出现了这个规律,就可以这样用药,而且还可以治好病。
所以,中医治病是找出不同疾病共有的发病规律,而不是针对今天所说的某一个特定疾病。可以想见,古人发现这个规律的过程,肯定是经过了千难万险,然后以无数的生命作为代价。但这种代价造福了此后几千年的中华大地,这是古人伟大和智慧的体现。
我们在肯定了古人贡献的前提下,也必须要承认,以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中医理论也必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他们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先进的仪器,可以把人体不断细分,然后仔细观察每一小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还可以研究各种病原微生物,可以看到细胞的组成。这些他们统统都做不到。他们只能用黑箱理论,所以他们对于病因的观察是存在缺陷的。
像上面所说的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类似于今天的感冒),由病名就可以看出,古人认为这是由于人体感受了「寒邪」或者「风邪」而诱发的疾病。可是现在我们的研究发现,感冒更多是由于微生物侵入了人体而导致的,至于受寒、受风并不是主要的致病原因。即使这样,很多中医人还是不愿意放弃那些错误的理论,坚持认为老祖宗的话一定是对的。
但是,中医的妙不可言处就在这里——即便它对病因的认识是错误的,但它对于疾病的治疗还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中医治病讲究规律,病因判断的对错与否并不影响接下来的辨证施治。这也是很多人不了解中医的关键一点。
再举个例子,古人认为黄疸是由湿热或寒湿引起的疾病,但我们今天知道,黄疸大多由肝功能受损或胆道阻塞造成,即使病人体内存在湿热或寒湿,也不是致病的主因。古人这种病因认识上的偏差,并不影响它认识到的治病规律。他们在两千多年前创造的药方,直至今天,只要是黄疸病出现了这种症状,仍然可以使用,并且效果显著。这就是中医的魅力,它所找寻出的疾病规律,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效,反而历久弥新。
但是从《伤寒杂病论》以后,中医的发展就开始偏离它原来的方向。张仲景后面的众多医家,大都是熟读经书,并反复应用经书中的每一个方子,证明其确实是行之有效的。这时候,这些医家就开始想知道,为什么《伤寒杂病论》的方子都如此的效如桴鼓,他们想要去解释它。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限于科学水平,他们只能用经书(大多是《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去解释《伤寒杂病论》,就是所谓的「以经解经」。在他们眼中,《内经》理论是至高无上的,而没有想过或是没有办法认识到《内经》中的许多观点也是存在偏颇的。所以,以错误的观点去解释正确的理论体系,最后得出的必然只能是四不像。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医理论,包括解释《黄帝内经》,后人逐渐发明了五行学说、脏腑学说、医易同源等,把中医从一门非常贴近临床和生活的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高深、玄妙的学科。其中,「五行学说」就是中医经常被诟病「自恰性」的元凶,再不合理的说法只要用上五行学说来解释,那就一定可以自圆其说,因为五行学说的框架就是一个圆。此外,后世的中医理论还吸收了大量道家思想,然后以「道可道,非常道」来告诉世人,真正的中医思想是说不出、道不明的,失去了中医本原的样子。而且,这些按照后世医家对中医的理解而写成的著作汗牛充栋,甚至以讹传讹,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中医发展路线。
可怕的是,这些思想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之深,远超想象。正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对于中医,基本每一位中国人都可以说出个一二来,比如「以形补形」、「补血养心」、「补肾壮阳」这些口头语流行于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但对于中医真正的治病方法,能够知道并掌握的人却寥寥无几了。后人只看到了枝叶,却看不了我们先人留下的树干。所以,拨开云雾,找回中医的本原,至关重要。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实质,抛开大多数形而上的东西,回归临床疗效,回归疾病规律,这样才是对中医发展比较好的道路。
现今的西医学者也在致力于找寻疾病的发病规律,由此产生了病理学、生理学等学科。但这些学科大多只能深入研究单个系统的发病规律,例如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对于相邻系统疾病的共同规律,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努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定是可以有所建树的。到那时候,西医也就不会经常被指责只会着眼于局部和单个疾病,而是可以从人体的根本发病规律入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人体只有一个,所以不可能会存在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既然中医和西医都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那它们说的就不可能是不同的东西。最终,它们会归于统一,达到一个共同的真理。或许,你可以理解为,中医、西医都正在爬山,中医是个老头子,已经爬了几千年,快爬到山顶了;西医是个年轻人,精力充沛,但刚刚开始它的旅程不久。老头儿爬得很慢,但年轻人健步如飞。不管需要多少时日,最终,他们都会到达巅顶,然后相视一笑,互道一声:「终于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