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田宝宝就一直说“今天过的不开心。”看起来也不高兴。早晨好好地出门,回来膝盖就受伤了,回到家看到我就开始哭了很久。然后她就自己玩她自己的玩具,我自己也很无聊,跟她完了一会儿UNO的纸牌,也没有搞懂,就去沙发上躺着了。老公也是各种躺平。于是乎,我自己也觉得百无聊赖,也开始哼哼唧唧抱怨老公说不配玩。田宝宝也加入了抱怨行列,于是老公爆炸了,气呼呼的走了。后来有客人来,又去招待客人......
今天一天,田宝宝就一直后来没有受到关注,也没有人特意陪她玩。我们还将大部分的精力不是各自聊天,就是照顾更小的客人——弟弟。吃完晚饭,田宝宝的不开心都已经变成“这是我五年以来最不开心的一天。”我们去“冷静太空”也不没有让她自己的情绪好转,于是拿出了上周的情绪轮,她选择了一个最有可能让自己开心的方式——看《小马宝莉》的动画片。
但看完动画片后不久,她就彻底爆发了,大哭起来,觉得自己可委屈了,今天不仅仅是“五年以来最伤心的一天”还是“这辈子最伤心的一天”。搞得来我们家做客的朋友都不好意思待着了,于是就待着儿子走了。
她很不爽的情绪我是可以感受到,但我却并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先尝试了反射式倾听。
她说:“今天是我这5年来最伤心的一天。”
我就回答说:“哦,田雨欣觉得今天心里很难受。”
她说:“我就是不舒服,我不开心。”
我回答到:“哦,我们田雨欣今天不开心。”
........
但这种反射式倾听似乎并没有起到明显大效果,她反而是越哭越委屈,越哭越难过。我也没有更好的招,于是带她进入房间,问她要不要去她的冷静太空,她还是说不要,于是我就抱着她坐在了地上。她就一直哭、有的时候边哭便带着哭腔表达她的情绪。
后来,我终于弄懂了,原来是因为客人们来了,爸爸和妈妈都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照顾她,关注她,她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她不停的表示“妈妈你更爱弟弟,不爱我了。”我说“是因为我们在跟你看动画片的时候,我抱着弟弟看动画片,你觉得不开心了吗?”“她说”妈妈不爱我了”.......
我顿时想到了在《超越原生家庭》中讲出生顺序的相关影响,里面讲到:
“独生女常常有一种潜在的意识,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把自己当做高贵的‘公主’,如果别人不这么对她,她就会感到很受伤。她一生中常常渴望被别人肯定、赞扬,甚至仰慕。”
在她看来,爸爸妈妈的爱只能给她一个人,别人不能分享一丝一毫。就连妈妈给爸爸的爱都不可以。其实这也是在寻求一种”过度关注“。每个人都需要关注,但过度关注并不是对孩子的鼓励。
我今天是在我和她爸爸倾听完她的情绪后,表示了客人来了,我们作为主人是需要去照顾客人的。正如我们去别人家做客,别人只跟他们自己的孩子玩完全不理我们,我们也会感受到不舒服。
然后呢,我们想了一个主意,给田雨欣一个权利,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她可以去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一个活动。并且在活动期间,妈妈和爸爸都会全情陪伴。这就是我们精心准备的时刻。
刚发泄完,”大脑盖子“还没有关上的田宝宝完全不知道她希望用这段精心的时刻做什么。爸爸提醒到,上次田雨欣说希望爸爸妈妈对打篮球,自己当裁判,今天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啊。田雨欣想了想,点了点头。
于是爸爸就去换衣服去了,顺便我还夸张的说“爸爸说去换衣服,结果衣服一脱光溜溜的上半身就跑出来了,这是换衣服吗?”田雨欣哈哈大笑,我们都笑成了一团,开开心心的去打篮球了。
打篮球打到兴奋处,她自己都忘记了上午两个膝盖受了伤,自己还抢球抢的欢实的不行,成功的用多巴胺代替了不开心因子,一天以愉快的球赛结束。
晚上睡觉前问她,
“今天是你这5年来最难过的一天吗?”
她说“恩,是的。”
“那今天会是你生命中最难过的一天吗?
她好像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说道“不是啊,以后,我可能还会因为没有写作业被罚站,可能更不开心呢!”
这段情绪过去了,反思小朋友在寻求过度关注时,作为大人到底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很感激我的朋友,他们并没有太生小朋友的气,而且也很体谅我们。
其次,作为家长,无论是我还是爸爸,今天我们两个都非常平静的等待孩子将情绪冷静下来。并且作为关系的弥补,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非常快乐的时光。三个人抢篮球搞成一团,非常开心。
正面管教也有一些方法,我也去温故而知新写在下面,如果你的孩子也是寻求过度关注也可以采取下面的方式。首先我先解释一下何为寻求过度关注?
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如果小朋友与大人的连接不够,没有归属感,ta觉得不安全的时候,会觉得孤独、被孤立。他就期待寻求关注,如果寻求不到正常的关注,小朋友可能就会用撒泼打滚、搞破坏等各种方式来获得“坏的关注”。对孩子而言,有关注比没有关注强。如果正向关注没有,孩子就会去寻求坏的关注,做错事家长一般都会有所反映,给孩子的颜色看看。但在孩子哪里就是“我被看见了”,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路径依赖,认为只有自己调皮捣蛋,“我才能被看见”。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把孩子王建设性的行为上引导。在家里,给孩子一项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你跟朋友在聊天,孩子一直在那里喊妈妈妈妈,一会儿来一趟,一会儿来一趟。你就可以给他分派任务,比如“一会儿活动结束后你能帮妈妈和朋友们拍张照吗?”“那你能帮助妈妈给客人洗一点水果吗?”
2) 微笑,表示不与孩子纠缠,然后说“我期待6点的特别时光”
3)约定一些无言的信号:比如把手放胸口表示“我爱你”,用手捂住耳朵表示“等孩子不哼唧了就听他说话”
4)避免给孩子特别的服侍。这一条可以理解为,不要为此感到愧疚抱歉,做出一些自己平时肯定不会做的事情。
5)闭上嘴,采取行动。比如孩子就是不刷牙,那么停止哄劝,拉住孩子的收,把ta带到洗手间刷牙。也可以采取挠痒痒等高校的方式,既温和又显示自己的坚定,还能增加乐趣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工具,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是否能保持理智和心态平和。人与人是一面镜子,我们又镜像神经元,对对方的情绪感知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家长情绪稳定,孩子也能慢慢的稳定下来,反之则会持续升级还解决不了问题。
每一个冲突、每一次难过,每一个错误,都是我们成长和孩子成长的一个砖,你在遇到孩子莫名其妙的闹着说“今天是我最不开心的一天”,然后哼哼唧唧的时候,你觉得怎么做更好呢?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