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了这个案例,我就说,这个孩子是没救了。我是没办法了。如果这个孩子在我的班,没准我还没有这位老师做得好呢。过了一天,我再看,仍然是无话可说。
今晚,就在刚刚,我又读了这个案例,看到最后,这位老师的困惑有四个方面,我想就从这四个方面简单说一说。
一、 今后再遇到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和他们相处?
很理解老师现在的处境,基本上是提起小杨就头疼。但是有一点请相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绝对没有第二个小杨了。即使有,再让你教到的可能性也是极小极小的了。所以,请小杨的班主任老师乐观起来,以后不会再遇到小杨这样的学生了。
二、 还有半年才能毕业,这半年里,小杨会不会和同学打架打出事来?
照此下去,如果家长不改变,不管不问,打架打出事来,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三、 他会不会再闹出事情让我不得不处理?
如果闹出事儿来,作为班主任,当然要处理了。
四、 这时候,我又该怎样做?
首先,从这个孩子的家庭看,爸爸妈妈无固定职业没有问题,但为什么要被人问及工作,就要“顾左右而言他”呢?从孩子的种种表现看,孩子已经比较成 问题了,可是妈妈眼里的孩子什么样子呢?“学习很认真、每天都做作业,各方面表现比妹妹好很多”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妈妈呢?爸爸口口声声说“我一定会教育他的”。他是怎么教育的?是棍棒,是苦口婆心,还是树立榜样?爸爸的教育效果在哪里呢?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让我想到了本周日参加的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年终总结大会,看到了讲师团2018年进行了300多场公益讲座。我想,如果家庭教育讲座的春风也能吹到小杨的家里,恰巧遇到小杨父母也想通过成长自己来改变孩子,岂不是太好了。
假如小杨真的因为打架出事了,那就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处理。也没有什么可恐惧的。
防治防治,防永远要走在前面。针对小杨的种种不良行为,作为老师,我们还是要对你教育永不失望,对孩子永不失望。可以利用班会让他有美好的体验,可以在课下给他讲故事,或者约上他的几个玩伴,老师带孩子们一起玩耍,体验快乐。
姬老师分享他的方法也有借鉴意义:他经常会带这孩子们外出玩耍,或者参加劳动。对于常常捣乱的孩子,惩罚他们的办法就是不让他参加集体活动或者劳动。这样的惩罚,让类似小杨的孩子心里直痒痒,一直给他说好话。最终,姬老师还是会让他去的,不过前提条件是以后表现得好。几次这样的活动下来,这孩子跟老师关系好了,行为也慢慢好了。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作为学校教育,作为班主任,有时候的教育力量的确是有限的。学生的坏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就不要再遗憾什么,带上一份静待花开的耐心,把结果留给时间来验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