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随声,我听见了声,烟雨而至。我渴望行走,却不愿奔跑。我渴望漫步在 的雨巷中,走走停停,倚头随想。浮生于此,白驹又岂是过隙。
今天又是一个阴雨天,但我喜欢这种感觉,一种好似雨滴沁人脾,却又留有余地,安宁,静谧是她的代名词。这种美好的印象最初源于儿时的体验和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烟雨无常,却又偏偏相遇在雨巷。雨巷的雨是朦胧的,我尤其钟爱的,却又不曾有过这样宝贵的经历,因此那是我从小就幻想的,而又时常梦到。有人说如果上帝为你关了一扇窗,也会为你开启一扇窗。如是,雨在田野又是另一种隐喻的美。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她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同样是这样的雨天,我习惯早起,悄悄地插过浓雾,雨小的难以吞没这样雾,如此一来,这儿的雨就成了我的好朋友。但事情不总是如人所愿,这种美又是自私的。我想要健步如飞的走过,狭窄的田埂却将我束缚,我不得不时刻注视脚下。她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我看到的依然美如画:泥土的清香正值花期,田埂上的嫩草别具一格拥有一份大自然的野性。
我继续行走,雨雾迷茫,花期渐远,万物皆有凋零的时候。时光游走,不愿回头,人会因此而感慨万千。比如杨绛“老先生”走到人生边上,喜欢自问自答,开始顿悟人生的各种道理,回忆生前的美好。我也想要拥有《我们仨》的美好生活,我庆幸还有大把的时光挥霍,去珍惜享受生活。
“当黄昏靠岸,码头格外悲伤”这是聂鲁达的呓语,这是对生活真实的感悟。黄昏再昏暗,也只是人的忧伤。即使生活不幸,我也愿用心去感受,感受到的就是最美的。感受生活让我学会了不在乎,不在乎他们所说的一切,我坚强地对自己说不在乎,我一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值得自己为之付出,这就是我感受的生活。生活有“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豪迈;“醉别烟雨,回首风轻云淡”的潇洒;“无论我将转向何方,总有黑浪迎面打来”的绝望。无论如何,没有真实是不可能生活的,真实大约就是生活之道。面对,即便如此。
浮生未歇,浮生呓语,忽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