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跟我先生刚好聊起了这个话题。
他说他小时候最穷的时候只能用两颗鸡蛋去换盐吃。
我们都是85后,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虽然吃不到好吃的东西,没有零食吃。但是也不至于家里盐都没得吃。
所以有点不理解他说的。
我的公公是孤儿长大的,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孤儿。听说当时在他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得病去世了。不久之后,母亲改嫁了。所以公公跟着他的祖父生活,但是后来到13岁的时候。他的祖父也去世了。就跟着叔叔去讨生活。所以。也没有上过几天学,就成天在黄土地里干着最辛苦的农活。
直到18岁成人后。才自己生活的,刚开始没有住的地方。村里的生产大队就给了一孔窑洞。
因为没有父母,没有亲人,所以在村子里大家就一直很排挤公公。也是挺可怜的。
用现在我婆婆的话讲。是娘教,也就是做人各方面,为人处事的道理都不太懂。只是个老实,实在的农民。
说了我公公,也说说我婆婆吧!
我婆婆一辈子都看不上我公公,她是典型的精明,有头脑,强势的女性。
到现在,我都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一辈子看不上这个人,当时却会嫁了这个人呢?
这个还就要说到我婆婆家庭。我婆婆父亲是一名老师,一生忠于共产党。
当时我婆婆在家排老二。下面两个弟弟,有个当校长的父亲。上学却只上到三年级。然后就在家里帮忙带弟弟。做家务活,干农活。
那时候农村女孩结婚都是比较早的。但是婆婆为了照看她的弟弟们。耽搁了婚嫁的年龄。直到24岁了,还没有订到人家。那个年代。这年龄已经是大龄了。
所以最后由婆婆父亲出面。在婆婆的百般阻挠下,还是嫁给了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