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个新坑加大坑,来讲讲我连滚带爬的时间管理之旅。
这差不多要从n年前讲起,那一年我参加了一个半天的课程,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嗯,看你发出会意的微笑,就知道你也了解这本书——的书名。
没错,我打赌99%的人都背不全这7个习惯是什么(来来,留个言看看你能想起来几个)。作者啊,你这是在考验俺们脆弱的记忆力吗?3个4个不好,非要整7个。虽然后来又复习过好几次,但直到现在,我还是只记得“以终为始”和重要紧急的四个象限(@_@)。
——不管怎样,我的时间管理之旅被那堂课踢起来(kick off)了。我开始兴致勃勃孜孜不倦地琢磨各种时间管理的方式,工具,理论。
有很多的挫折。
比如,想要践行“以终为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定义“终”。什么才是我的“终”?(相信肯定不是坟墓。。)时间段怎么定义?短期和长期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怎么平衡?
比如,知道要多花时间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否则他们都最后会变成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让人疲于奔命。但是每天忙得要死,怎么开始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比如,列好了每天的待办事项清单,但是好像永远都做不完,反而因为每天添加新的项目,而让代办事项越来越多(简直就像贪吃蛇),最后直接不想看清单了,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比如,好不容易挤出时间来了,但是又觉得上了一天班很累,很疲倦,摊在沙发上面完全不想动了。。
有的时候会非常地沮丧,觉得自己的时间永远也管理不好了。那些能够管理好的,一定是超人!和女超人!
真是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好在,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打了败仗就退回来。吃个火锅,睡个觉,刷个牙,再冲上去。
n年之后,我依然在不断探索,但觉得和n年前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搭起了自己的一幢时间管理大厦:地基是哲学,柱子是精力,瓦片是情绪,屋顶是时间。
其实大家看到的,基本只是那个屋顶。
接下来,我就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时间管理 之 哲学
今天北京下雨了。到处湿漉漉。
下雨或者风雪的天气,有人会选择打车去上班,但其实这种时候永远是用车的高峰期,车不好打,司机不好伺候,车费莫名其妙就涨了,搞不好涨的价钱还买回来一肚子气。
于是我果断拿上伞,公交加地铁,准时达到我的平行空间。
有代价的舒适,还是辛苦但可控制的准时。这个关于取舍的人生哲学,就是管理时间的地基。
记得有句话说,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其实时间管理也一样。
所有在可控范围之内的时间管理,基本都可以用物理(环境,体能,精力),数学(时间统计,分类,各种工具)和哲学(意义,情绪,取舍)来慢慢改善直至解决掉。
不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天灾人祸,像9.11,马航失事等等,绝症等,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这样的时刻,所有的普通理论失效(当然也包括时间管理),只有更高一层的思想形态可以有所帮助。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下《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这本书。保证会让你有在电影院戴上3D眼镜观看人生的感觉,嗖的一声,人生终点扑面而来,你会想,其实我还想去上个厕所呢。
大部分的时间管理理论都是教导我们如何管理“想做”的事情:
四个象限:把想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紧急划为4个象限,然后尽量只做重要不紧急和重要紧急的事情。
三只青蛙:从上面的理论衍生而来,每天或者每月/年选择三个最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先把它们“吃掉”。
GTD:把想做的事情进行收集、处理、管理、执行、回顾。周而复始。
番茄钟: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
。。。。
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从一个坑爬出来又跳进另一个坑又爬出来(姐我容易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想做什么”和“想做什么”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看看我们经常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列好了每天的待办事项清单,但是好像永远都做不完”。是的,不管你使用上面的任何一种方法,这个问题似乎都解决不了。不但解决不了,还会带来强烈的挫折感。
我想,这些方法其实是第二步:如何处理事情,但没有触及到第一步:如何取舍事情,和第零步:我想往哪里走。
当你知道了自己的方向,才有可能取舍,然后用这些方法对“取”得的事情进行优化。
而确定自己的方向,其实是一个难之又难的问题。我曾经在另一篇文《认识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里面讲了一些心得体会。
有没有听说过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对接的过程?手动操作的那种。或者是《地心引力里面》,那个女宇航员借助灭火器在太空里面各种翻滚,费尽全力接近目标飞船,然后飞船没燃料了,利用着陆缓冲的最后一点反向动力接近天宫的过程。
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和这些过程差不多。但是,只要你一直想方设法地找啊找,就总是会回归地球的!
。。。嗯,回头看看你的清单,是不是总有一些条目,是你可以说“no”的。
不是它不重要,也不是它不紧急。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说''no"。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我们想要说“yes”。
对自己的待办清单,每天用断舍离的眼光看一看。
希望它越来越短,最后变成《The One Thing》。
推荐几本书:
《奇特的一生》
《Getting Things Done》
《吃了那只青蛙》
昨天因为时间不够,连滚带爬地就结尾了。
关于取舍,我再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可以举一反三。(欢迎大家补充自己的例子)
我很少买衣服,也基本不逛街,好像都5个月左右没买过新衣服了(WHAT?吓了自己一跳,那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不参与任何的商家大狂欢活动,像双11,618,等等等等,全部无视。完全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在自己觉得合适的时间点进行购物。如果自己需要买东西的时间,正好赶上这些活动,但是商品下又出现一条“xx日xx点开始团购,请加入购物车”之类的鬼话,就立刻关闭,找另外一个现在就可以下单的商品。
因为如果真的加入购物车,并且在这几天还得时时想着到了时间要去抢货,因此而花费的我的精力带宽,完全不能用省下的这几块钱买回来啊。
如果买的商品比较满意,就一定重复购买,不花时间去找替代商品。除非,这家店倒闭,或者这个商品下架了。呃,那些年,被我买倒闭的店们,你们还好吗?
如果想好了要买一本书,但是需要6元的运费,要免运费的话需要凑单到xxx元,我一般也是直接下单。因为要凑够免运费的钱,一般会多花好多不必要的钱,为了想出凑出来刚好到xxx元的商品组合,既花费时间精力,又花费脑力(妈呀比俄罗斯方块难太多了),有的时候没有凑好,就想着等等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再凑,然后又耽误了自己的阅读计划。多花6元钱,就可以砍掉这一段除了第一句话之后的所有句子——爽。
所以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免费的东西,其实是最贵的。你的时间,精力,难道不值钱么?(回答是的请出门右转,不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带宽,时间带宽每个人都一样,精力脑力情绪带宽各有不同,如果了解GTD理论就会知道,大脑是内存而不是硬盘,想要让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更好地处理事情,有两个办法,扩容,关闭无关程序并时常清空。
这些纠结来纠结去的过程,以及下面马上讲到的不稳定的情绪,就是占用你带宽的无关程序。
时间管理 之 情绪
情绪对时间管理的影响,真是不要太大。
想一想,是不是大家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去银行排队办事,前面的大爷大妈还是大婶忽然跟柜员吵起来了 。顿时,排队的时间无限延长。神奇的是,90%的情况下,吵了半天,事情并没有解决,每个人都一肚子火,大家非常烦躁和沮丧。
虽然看起来,因为是在排队,每个人都有了一小块整块的时间,从传统的时间管理理论来说,你完全可以利用这块时间干一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BUT,你会觉得完全没有心情。人在烦躁沮丧的时候,非常容易陷入“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
如果拿走这些情绪,只回到环境和事实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屋子,一堆闹哄哄的人,和一块时间而已。打开自己记录的待办事项清单,看看哪些可以在此时此地完成,也许是打个电话,也许是查个资料,或者是看20页的电子书。
没有各种暴走的情绪,就可以稳定安静地,因地制宜地,继续做好自己的事。
也许,大妈吵完架的时候,你正好看完了一本书。
OK,怎样获得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呢?这是个超级宏大的问题。如果答案很简单,心理咨询行业就不会这么红红火火了。
我之前有一篇文《怎样成为一个积极的人》,写了自己的一些感悟。管理自己的情绪,必须从自我观察和反省开始。从现在开始,每天留心自己的负面情绪,看看自己什么时候纠结,什么时候抱怨,什么时候烦躁。可以先定一个小周的小目标,然后一个月,三个月。每天观察自己。当你可以很容易感知到某种情绪出现了,然后又慢慢消散了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和自己的情绪对话了。
比如说,我发现自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条件反射,在演讲或者大会发言前,心跳会加快,紧张情绪汹涌澎湃。从前我会受到它的支配,坐立不安,但现在我每次都能够很清楚地感知到它的到来,然后在心里跟它打个招呼:嘿,你来了!我们再坚持一会儿吧,其实一旦开讲就好了。然后,它就安静地呆在原地,在我开始讲话之后,慢慢离开。
是不是很神奇?我觉得也是,哈哈。
明天继续讲情绪的管理。Bye~
关于昨天讲到的番茄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看看这个链接,是专门介绍番茄工作法的: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uaB8BDJ-TDsmudx13PNlxA0NHHDczceuph3vXWVUqhiSY4M0P4rPBW9u3vVF3mwf2HIqGEGa5iOVnFOCSGtUlFMIh4SwaT4kNYQHCxMcHnM4N17Ec5mjhI4840sciF9
人们为什么会情绪不稳定呢?
在这里我避免用“坏”情绪这个词,因为在我看来情绪是无所谓好坏的,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原始作用,它们或是为了自我保护,或是为了增强力量, 或是为了抚慰身心,并非生来就是为了跟你捣乱。
就像你养了一条大狼狗,当家里出现状况的时候,它非常神勇凶猛地狂叫,战斗,赶走小偷和敌人,让你觉得有里又有面儿。可是在另外的时候,它弄坏家里的家具,追得院子里猫飞驴跳,还把你最喜欢的硬币吃进去,然后拉坨臭粑粑让你翻啊翻。(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嘿嘿,《一条狗的使命》)
人的情绪,就像这头可爱又可恶的狼狗,需要有技巧地,耐心地相处。和狗狗不一样的是,它会一直陪伴着你,直到上帝来喊你:二娃,回家吃饭了!
根据我的观察,下面这些情况,都很容易让人坐上情绪的过山车:
意外——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发生。典型的例子包括航班延误,工作生活计划临时需要改变,父母面对“不听话”孩子时的失控,觉得自己该升职加薪了老板却提拔了别人,还有各种天灾人祸。
苛责外界——习惯性归因于环境或他人。比如把生活不太如意归因于老公孩子没出息,公公婆婆不好伺候啥的,上班常常迟到归因于堵车及天气,跳槽失利归因于猎头不靠谱,等等。
苛责自我——对自己设置高要求,达不到时很难原谅自己。我看到的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于70后、80后,而少见于追求自由快乐的90后。有的人打了败仗会觉得无比沮丧,狠狠责备甚至惩罚自己,很长时间都抬不起头,爬不出失望的大坑。
不够自信——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有取悦他人的倾向,但同时自己却压抑得很辛苦,常常在背后各种吐槽,饱受羡慕嫉妒恨的折磨。
身体不适而导致的情绪低落甚至崩溃——常见的有头疼胃痛导致的烦躁,身体过度透支之后的无限倦怠感,或者其他病痛而产生的极度不耐烦,易怒等等。这个放到下一节精力管理里面再详细讲。
应对前四种情况,我的秘诀是三句话:宣泄情绪。没关系。我可以。
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里面写到,世界上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各种意外,都是老天的事,你改变不了。各种喜欢或讨厌的人,都是别人的事,你无法改变他们。所以,认识并接受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认识并接受随时可能发生的失败,BUT,没关系。
其实世界对谁都是这个屌样子,总统能进监狱,火箭升空会爆炸,房价会暴涨,股票会暴跌,海啸说来就来了。每天都有无数的悲欢离合在发生,你可以试试把自己最烦恼的事情输入到百度里面去娘一下(嗯?)看看是不是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和你一样烦恼。
所以,学会宣泄情绪,对自己说没关系,并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非常重要。
三者搭配起来,就是完美的情绪灭火器:
工作计划忽然变了——(WHAT! 我TM可以说脏话吗)骂完了,擦擦嘴——OK,没关系。我来看看为什么,和接下来怎么办吧。
没赶上火车——(啥?我能尖叫一下吗)叫完了,捋捋头发——OK,没关系。我去问问售票处,可以改到哪一班吧。或者改成飞机?
考研没考上——(。。。老师,我能哭一下吗)哭完了,抹把眼泪擤把鼻涕——OK,没关系。我来好好思考一下,是接受调剂,是继续考,还是去工作。
对面那个谁谁讨厌死了——(跟闺蜜一通抱怨)说完了,收收口水——OK,没关系,这是别人的事,我无法改变。我要继续练习,把“缺”点,看成“特”点。每个人都有特点,包括我自己。
宣泄的途径因人而异,请注意不要惊动110即可。
如果愿意,你甚至可以付费请专业的咨询师来听你的哭天喊地,山崩地裂。
这样的过程重复多了,会慢慢变成正向循环,需要宣泄情绪的时候越来越少,渐渐切换成只需要没关系,我可以。
当自己的心理力量从一棵小草,长成一棵小树,再长成一棵大树,你的内心强大,你的脸皮(树皮?)厚实,你就不会再轻易被外界和他人所撼动,也不再羡慕嫉妒别人。其实,站成自己独特挺拔的样子,就挺好。
而情绪一旦稳定,效率绝对直线上升。
想想你省下来的生气的时间,哭的时间,吵架的时间,沮丧的时间。。。啧啧,真是不要太多。
今天我打算把省下来的时间花在睡觉上。因为我一直都是个有理想的人。嗯。
时间管理 之 精力
你真的很难想象到,有这么多的事情都能消耗你的精力。除了你熟悉的工作交通应酬以及和熊孩子斗智斗勇。。还有很多,很多,很多。
看到一块很想吃的蛋糕,使劲控制住想吃的欲望,需要消耗精力。
阴雨天,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的小伙伴们,振作起低落的心情继续奔跑,需要消耗精力。
事情做到一半,忽然计划有变,快速切换自己的思维,收拾残局开始新局,需要消耗精力。
也许只是在竞标会开始前的半小时,坐在椅子上面紧张地等待,都能消耗你大量的精力。因为虽然你的身体保持静止,大脑却转得像个梅超风(嗯?)
看我文章的人,很少是从事纯体力劳动的。对我们这些重度脑力劳动者来说,管理我们的精力,其实就是要管理好我们大脑这个超级CPU,让它能够有松有驰地,高效而愉快地呼呼呼。
都知道CPU过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吧,死机还是好的,搞不好就崩溃冒烟给你看了。
大脑是个非常复杂而娇贵的家伙,与其说我们要“管理”它,不如说我们要和它好好“合作”,双赢共惠,从而维持甚至增加我们的精力水平。
维持一定的精力的基础,是维持一定的体力。简单说就是吃得好睡得好,适量运动,让身体和大脑保持健康的节律和营养。
吃得好首先是要吃得饱,个人不太赞成为了减肥而长期节食的方法,或者不吃早餐不吃晚餐等等,在短期的效果之上,会带来长期的身体隐患。在吃得饱的基础上,稍微关注一下饮食的搭配和比例,每天都要吃些蔬菜水果肉类谷类,再买点干果犒赏一下辛勤工作的脑细胞。注意低脂低糖就好。OK,就是这么简单。俗话说,要让马儿跑,先让马吃草。不给马吃草,马儿跑走了(咳咳,后面这句是我加的)
马都会罢工,何况我们并不比马强壮吧?
用所谓的意志力去强迫疲惫的身体和大脑继续工作,是我强烈反对的。如果一定需要在短期内这样操作(比如项目到了关键时刻),可以选择集中加加班,但过后一定要有意识地调整和休息,让精力慢慢恢复回来。
关于睡眠和运动,可以看看我之前的这两篇文章:
再讲讲精力的“扩容”。包括绝对值的提高,和相对值(效率)的提高。
绝对值,即精力水平的高低长短容量等等,与年龄,体力,情绪等密切相关。举个例子,想想你在年轻的时候(唉,真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是不是熬完夜睡一觉就恢复了,或者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是不是一点也不觉得累,虽然累也很开心。保持你的体力,稳定你的情绪,并找到充满热情的工作,可以非常有效地扩大精力绝对值。
相对值的提高,最简单的方式是学会说“不”。尽可能多地关闭无关程序,清空内存。让自己的每一天聚焦再聚焦。另外就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包括方法论和工具。这样在相同的精力水平下,也能够增加可以处理的事情数量。
下一篇,我就来分享一下自己使用的一些时间管理和提高效率的工具,以及大致的每日时间分配。
时间管理 之 工具
今天姐是来秀肌肉,哦不,工具的。
各种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工具装了删,删了装,最后保留下来的是下面的这些。还在继续探索新的生产力工具,大家有好用的来推荐哈。
看到马云的湖畔大学有三板斧,我觉得我的日常时间管理也有三板斧(马爸爸,可以来冠个名吗):清单,日程,资料库。
逻辑是:
清单——用于清空大脑,随时记录待办事项(即GTD理论中的“工作篮”);
日程——用于安排清单中有具体时间截点的事项,并把生活和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因为每天的时间只有一坨,而不是两坨,要尽量用上统筹规划的概念);
资料库——就像图书馆,分门别类存好需要用的信息,为清单和日程提供燃料。
至于在做这些之前需要思考的人生意义和目标,不是能用几个app解决的,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清单App:奇妙清单(Wonder List)
我一般建立这几个清单:待办事项清单;购物清单;写作想法清单;读书清单。根据情况会临时设立其他清单,如上班要带的东西,孩子培训班,等等。
然后随时想到,随时往里扔。全平台同步,如果想到时正在用电脑,就用电脑写进去。很多写作的点子,都是在上下班路上记录下来的。需要买的东西也随时往里扔,有了时间购物,就打开购物清单一起买。
日程App:使用Outlook或者Gmail自带的calendar,就够了。
资料库App:印象笔记(Evernote):
绝对是资料库界的战斗机。
比如后面的SimpleMind+和书香云集的图,是我在手机上面截屏,然后存到手机上面的印象笔记,然后打开电脑上的印象笔记,点开这张图片,用它自带的功能进行裁剪,再copy过来,就ok了。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把手机上的图片传到电脑上面。还有很多其他很赞的功能。
我是大象的忠实粉丝,曾经自费去参加他家的新闻发布会,了解新功能,并且买了它的高级用户。
这个生产工具,投资下来的回报物超所值。(嗨,大象,话说是不是该给我点广告费)
其他生产力App:
SimpleMind+(思维导图app):
在上下班路上可以进行文章结构的构思,也可以用于思考生活工作中其他的任何需要结构化思考的事情——比如年终报告,家庭理财计划,等等。
扫描全能王:
可以把任何纸质资料扫描并优化成高质量的图片或PDF。斜着拍也行,自动校正并锐化。常常在开会或者培训的时候把纸质的资料拍下来,上传到印象笔记。
还有家里的各种证件,都可以拍下来,存到印象笔记,随时可以一键搜索调出来。想想你在需要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复印件的时候,直接打开扫描好的文件,打印出来,是不是超级省心又省时。
书香云集: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朗读任何txt格式的文本。很多书的txt版本在某宝上都可以买到,2元一本。然后就可以经常在上下班路上,用它听一路的电子书。爽。
精力管理App:
包括睡眠管理类(如萤火虫睡眠)和冥想类(最近刚删掉了,觉得自己好久都不用冥想了。。不过App Store挺多的,很容易找到)
更高阶的,像Omnifocus这样的号称管理人生的工具,我还没有尝试过,欢迎用过的小伙伴前来分享~
作为一个上班族加俩娃妈,我的日常大致如下(这是正常情况,其他需要加班或去客户那里开会等特殊情况不在此例)
6:00 闹钟(起床时间在6:05 - 6:25之间)
7:30-40 出门
8:40 到单位
8:50-10:00 写作
10:00-12:30 工作
13:30-18:30/19:00 工作
20:00-22:00 到家,陪孩子,给孩子洗漱,讲故事。或者继续工作。
22:00 洗漱,看书20页
22:30-23:00 睡觉
每周有两次,中午去参加12:20开始的体能课。
每周有一到两次,晚上去参加18:20开始的运动课,或者跑步。
每天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动态调整。
其实就像骑自行车,每一天都是动态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比如也会有为了赶年报连续几天工作到凌晨3点的时候,但之后会自己注意好好休息调整回来。
推荐一本书:
《善用时间:90天重塑习惯升级人生 》(叶武滨)
有点标题党,但内容还是可参考的,里面关于人生九宫格,还有资料系统的建立原则,都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