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商业模式
我写的,所分享的东西都是我看到,听到,以及胡思乱想想到的东西;我只是把触动我的内容转述出来。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重点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更加重要的是自己每天的成长。
在计算机行业里面,对单个计算机性能的评价是看CPU的频率,内存大小以及硬盘的容量。CPU频率越高价格越贵,内存越大价格越贵,硬盘容量越高读写速度越快价格越贵,所以就导致同样品牌的计算机,这三个部分的不同会导致整体的价格有时候差出好几倍。而对于个人计算机来说即便是现在家用和玩游戏,16G内存,3.0G频率的CPU,512G的固态硬盘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个人计算机了,基本上能够覆盖99%以上的个人工作和娱乐需求。
而在商业应用领域往往这样配置的电脑几乎完全不够用,个人硬盘容量一般常用1T的硬盘几乎很难用完,即便是全用来储存高清电影10T的硬盘也足够,然而在商业领域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数据量往往至少都是以PB来计算的。
1PB = 1024TB, 1EB = 1024PB, 1ZB = 1024EB
硬盘容量还可以构建硬盘矩阵来实现,而对于CPU,内存来说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让单个CPU和内存随着摩尔定律每十八个月翻一倍的速度来慢慢增加,那么所有的商业活动就完全无法进行,我们现在也不会有微信,淘宝,以及那么方便便宜的云服务。
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分布式系统,把许多许多台廉价的计算机通过一些框架组织起来,这样就能够实现理论上无限的扩容,可以组合无限多的内存和硬盘,而CPU因为有多核心的设计技术也从单核心的升级瓶颈中解放出来,理论上也是可以无限制扩容CPU。其实归根结底的道理是:
把一件很大的任务拆分成很多件小的任务让它们在同一段时间内并行完成,分布式应用直观的效果是解决了单一计算机性能的瓶颈和成本问题,但是实际上它是解决了时间效率的问题。
因为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时间的价值是远远大于金钱的,而分布式解决方案的所带来更好的效率又解决了时间问题,所以:
效率> 时间>金钱
这个道理换做是个人也是一样,每个人在世界上生存的根本就是:
用我们个人的所有资源去换取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其他资源。
而我们每个人所拥有最大的最公平的资源就是时间,所以我们打工上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用我们的时间来换取金钱回报。所以事实上:
所有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时间。
而所有人一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不是用时间换取了更多的钱,而是
不再需要为了生活必须去售出自己的时间,达到这个目的人就是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并不一定需要又具体金钱数额上的衡量,在这之前每个人都在售出自己的时间。
初期一个人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的售价,可以通过高学历,更多的技能,更多的工作经验来实现。而对于任何人而言在最开始提升售价所需要的能力和成本往往很低,能够提升更多的单位时间售价,这样就给人带来一个错觉就是只要通过经验增加,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所获得的金钱回报,就是用时间换取的金钱可以越来越高。
这其实就和计算机的硬件升级是一个道理,每个人都相当于是一台个人计算机,在初期升级所花费的成本往往是很低的,但是慢慢就会发现这样做的玻璃瓶顶就会很快出现,同样的付出所换取的回报越来越低。如果我们都是一个时间买卖人,那么自顾自的提升自己的单价这样就不是一个好生意,其实不管是计算机硬件瓶颈解决的方法,还是商业市场赚钱的方法,归根结一个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
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因为所有商业背后真正重要的并不是钱和资源而是时间。
这个道理放在过去几十年前对于个人是无法理解,也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那个年代国家给个人提供的条件非常有限,整个国家和社会并没有条件给每个人提供能出售自己时间的条件,每个人一生其实仅仅只是出售的自己的一份时间,所以很多人一生在一个单位里工作,收入大家也都差不多,即便有些人暴富也又很多是因为拥有一些特殊的资源,关系和权力才实现的,那个时代给普通人的机会很少。
但是对于现在来说普通人能够实现自己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一切内容制造本质上来看就是这把同一份时间出售许多次。书籍,唱片,动漫,app,付费文章,订阅公众号,音频,视频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产品,而这些产品又是嫉妒依赖创造,极度依赖脑力劳动而实际成本很低,然而因为互联网的个大平台这些产品的受众又可能极为广泛,甚至规模非常庞大,所以能够创造这些东西的人都是把自己同一份时间反复出售了很多次,能够创造这些东西的人都是“精明的生意人”。
那么既然都是内容创造慢慢就会发现有的内容受众很大,有的内容受众很小甚至没有受众,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内容会受到很多人的认可,有的内容仅仅只是小范围的人认可,原因是什么?
其实如果从产品思维来分析,这个原因并不复杂,原因就是:那些首大众认可的内容是真正抓住了用户的需求。
任何一款产品都必须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如果你的产品是消费者的刚需即便做的不是那么好,人们也会购买,人们购买是为了解决需求,即便做的不好能解决多少是多少;而如果一款产品不是消费者的刚需,不管做得多完美,最终买单的人都不多。
最近听说有个人发现现在的人很多人家里都买了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时间看,他觉得这个是个机会,所以就开发了一款app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这款app的功能和出发点是:用户可以把家里买的书拍下来储存到app里,然后定时app会给用户提醒说这本书没有读,然后会给一个书的图片,这个时候用户点击图片会发现这仅仅是个图片,然后就会去自家的书架上拿书去读了。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个app就只是一个玩笑,根本不会有人买单,因为这不是大众的需求。现在所有大众的需求并不是不愿意读书,是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即便提醒了还是没有时间读书啊,那么真正的需求就是能够帮助我在读书上省时间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因为这个需求所以罗辑思维有上千万的用户,得到每天听本书有几百万人付费购买。因为不管这些产品好不好,但是起码它都试图去解决人们没有时间读书的痛点。
在中国最出色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其实并不见得是马云和马化腾,我觉得而是陶华碧,她的企业不融资,不上市,只做一款产品,然后赚很多很多钱,并且老老实实上税,她的产品满足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甚至很大一部分外国人的需求。这款产品就是老干妈。
这就是最好的产品,它不需要出色的设计,不需要完美的包装,不需要丰富多样的功能,不需要价格策略。但是它一定要能解决多数人的需求。
所以对于每个个人来说人人都是内容创造者,在今天只要你能够提供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内容或者产品,一定可以卖出去,也一定能够卖的很多。出于这个目的我们要尽可能的让自己做有创意的工作,因为没有创意的功能或者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注定被会人工智能取代。
即便没有任何机会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也找不到什么个人创意,那么我认为有两件事是一定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就是写作和演讲。这两件事是人人都可以产生个人创意且成本极低而最终效果最好的事情。
这两件事的好处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说再多也不如自己体验一下,我想体验过的人应该能够感受得到这两件事给个人的改变会有多大,而这是提升个人商业模式最简单的方式,也是能够让我们把自己时间出售更多次最简单的开始。
想办法把自己的时间卖多次,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也是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商业模式,这也是一个好的生意人和差的生意人的区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服务行业都挺可悲的,因为服务行业的本质是人,是一对一人的服务,很难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使自己的时间能够重复多次。即便已经身在这样的行业里,那么通过一些手段和练习,让自己逐渐具备把自己时间出售多次的能力也是每个人必须要学习和做到的事。
计算机行业里,再牛逼的单核CPU也抵不过多核一起跑,因为单核有瓶颈,多核是无限的啊。
第六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