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6 23:14:50
看完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之后,我的内心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我真的会喜欢一个连书架都和我一样的人吗?
当然,书架一样只是某种隐喻,代表你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小到对事物的喜好,大到观念看法(毕竟审美也是观念的一种折射)都很相似。于是当你在一个略为尴尬无聊恨不得赶紧逃离的聚会中,居然有人和你同时认出了可能因为长得很普通而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押井守,还抢在你前面质疑在场的人为何认不出如此牛逼的导演。那一个瞬间,尽管你压制自己的狂喜改而露出社交场合惯用的温柔笑容,但却挡不住眼里的光,暴露了你那种村上春树式深夜陷入孤独无助突然听到远方汽笛长鸣的感动和欣喜。
啊,遇到世界上另一个我真的难免会心动不已。
会心动不已……吗?
其实我也有期盼过遇到这样的人(因为我最喜欢的村上短篇是《遇见百分百女孩》),我也是因为“哇你的书架简直和我的一模一样”这句台词去看的这部电影,但是认真想来我也从未喜欢过和自己特别相似的人,与其说没有特别相似,倒不如说简直是另一种生物,我和我爱恋的对象们的区别简直大于他们和猫之间的距离。
我当然不会喜欢书架和我一样的人。
因为什么呢?因为我贪婪,我贪婪到想要两个书架(有一说一,最好对方有一百个书架)欲望远远大于我想要对对方施加影响和控制所获得的安全感、骄傲和快感(当然是有的,不承认这一点是一种极大的虚伪)。而且毫无疑问,灵魂共鸣这种东西对于孤独感带来的安慰作用,于年岁渐长的我来说是逐渐减弱的——当你明白人是永远无法做到绝对意义上的共情的时候。
我在想其实大家想要的共鸣,或者说干脆说我自己吧(可能这样限定会比较显得没那么傲慢),是一种理解能力。人们即使说着同一种语言,也经常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这可能是一个关于思考逻辑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关于倾听共情的问题,更有可能是一个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的问题……而当我在谈论“能力”的时候,我说的不是天赋而是意愿——一个人能不能付出时间和努力去了解原来没有兴趣的东西并抱有一定的好奇?而当他认为他当前对这个东西的认识仍不足以产生兴趣时,是否有足够的宽容之心去旁观和欣赏他人对这个东西的喜爱,并且有能力与知识去谈论而不必然认同它?我觉得这是我认为的理解能力。
我也喜欢别人赞美我或者认同我的观点,我也为别人因为我的影响或者甚至只是想要亲近我而去接触我所喜欢的而感到得意洋洋和快乐;甚至可以说,当有人因为你而经历了什么刻骨铭心的遭遇或看了什么东西而表示大受震撼时,人不会有一瞬间救世主般的飘飘然吗?
可这是一个陷阱,我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掉进去吧。话说回来我倒是蛮希望有人来影响我一下的,这也是近年来我还蛮热爱和一些跟自己非常不一样的人接触的原因,尽管不一定会成为好朋友。
啊这个话题就这样打住吧。既然是随便记录,我还想要走题说一下我想起的另一件事,因为我时间线上太多丁克友邻了我很郁闷!因为就算你们不要小孩,减少了世界上一个小朋友的份额可是上帝也不会让多出来小孩掉到我的头上来啊!!我妈察觉到我确实认真地喜欢小孩之后,最近换了一个方式催我结婚,她的意思是“你既然想生小孩子那就赶紧结婚,过两年你还生个啥啊?高龄产妇好危险,我都不允许。”
我直接和我母亲讲:“其实我想生完小孩之后马上死老公……”我妈一边骂我一边笑得超级开心,让我不禁怀疑她暗地里也是这样希望的!!!
哎,世事岂能尽如人意?根据正常的剧情,老公一般都不会马上死掉,然后他还很有可能让我和小孩母子分离,或者不允许我带着小孩跑路专注为难我几十年,几十年后我就会因为过于不幸而长出一脸恶相!!天啊,倒退回来想想,那还是……遇到互相喜欢又愿意共同生活的人再说吧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