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氏语录:生活就像骑自行车,想保持平衡,就要不断运动。
很多人认为,能做出如此成绩的物理学家,一定是个孤僻的怪人,一心扑到物理学研究上,其他方面都不怎么样。
生活中这样高分低能的人很多。
但爱因斯坦不是,他10岁开始看科学书籍和哲学;13岁,开始读康德;15岁,自学微积分。更神奇的还在后边:他曾经是唯一一个受到音乐老师表扬的学生,老师啧啧称赞,“他演奏得简直太好听!完全领会到了贝多芬音乐的精髓。”
有人说,如果爱因斯坦不是一位科学家,应该会成为一位风华绝代的音乐家。
除此之外,他还能写出燃烧宇宙的情书,能追到班里唯一的女生……
是不是很神奇?
不过,对于小提琴的喜爱,爱因斯坦也曾说,可能就是与生俱来的融于自己的血液中,小提琴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消遣,更是帮助他思考。据说,他为“广义相对论”绞尽脑汁的时候,独自一人在厨房里一边拉琴,一边思考……他终于激动地喊道:“我明白了!”
别人写论文都是在大学毕业时,为了拿到毕业证。但爱因斯坦的第一篇论文,却诞生于他高中退学的16岁。他将论文寄给了跟他关系较好的远在比利时经商的舅舅,并说出了想去报考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心愿。工学院的院长接到介绍信后,破例给了他一张准考证。他轻而易举的就通过了科学和数学的科目,但是,其他综合科目把他拦在了大学的门外。
院长建议,他可以去阿劳州立中学学习一年。
就这样,爱因斯坦因祸得福,不仅找到了一所学习氛围良好,老师同学思想开放的学校,还因为寄宿在温特勒家里,美好生活因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