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近几天“昨夜我听到花开的声音”这几个字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也许是看《长发飞扬的日子》的原因?!
第一次读姜昕《长发飞扬的日子》,应该是2005年的春天。那时刚刚结束了在设计公司没日没夜的辛劳,拖着疲惫到了地产公司。原以为可以轻松些,结果也并非如愿,虽然时间充足,却因为各种人事斗争,惶惶不可终日。某一天的上班时间,偷偷上网,读到了这篇自传体小说,也许正是有感而发吧,姜昕的文字不很华丽,却很真实,敲打着我的内心,就像被雨水浸泡的河滩,总是泛着潮湿。那时的我,也正因为各种原因,阴郁、迷茫、不知所措。正是这部小说鼓舞了我,于是,大概用了断断续续的一年时间,我把我所经历的所思所想写了将近十来万字,储存在电脑中。此后,忽然感觉自己的身心轻松了许多。
前段时间,收拾屋子,翻到了抽屉中一摞厚纸,翻开来看,竟是我那十来万文字。躺在床上翻阅,不禁唏嘘。于是,第二天,我就又从网上买了《长发飞扬的日子》重新阅读。这是姜昕最新修订过的,夹杂了很多她已近不惑后对很多问题新的看法。而与我,也是又经历了一个七年后重新回头审视。时光走远的背后是一份厚重的温暖,我又一次流泪了。重新修订的部分与以往不同的是经过岁月打磨,与她而言,一切的一切已经变成温馨的回忆,而不是让阴郁仇恨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经历了生活的各种跌宕起伏,仍旧怀揣着一颗纯真向上的心灵坚定地走在路上,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而我所欣赏的正是这一点。
我忽然有一种冲动想知道书中有关人物的近况。王菲自不必说了,我一直以为她与姜昕、魔岩三杰本就不是一类人,拥有着不同的个性。她是一直走在风口浪尖上还能闲庭信步的人,但在才华与精神层面,却是不能与姜昕、窦唯他们同日而语的。从这一点来讲,她更趋近于这个喧嚣世界的凡人,更与芸芸众生具有趋同性。
而姜昕、窦唯他们却一直默默无闻地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愿被关注,不愿被品评,十几年如一日,生活在摇滚、音乐梦中,虽然也许有过彷徨,却不被世俗所左右,从未改变。也许没名没利,却能够徜徉在自由的空气中,虽然那张脸整日隐没在大街小巷中不被认出,但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有几个人能这样一如既往呢!
搜到了2008年魔岩三杰在上海重聚的视频,我的眼泪从头流到尾。窦唯、何勇、张楚,每个人都带着沧桑上路,还是那些曾经让人热血贲张的歌曲,却再也感受不到香港红勘那肆无忌惮的激情。生活褪去了他们熠熠生辉的光彩,刷上了一层无奈的霜。窦唯胖了,挺着小肚腩自顾自呓语,听不太清楚唱什么,但看到字幕上的那些文字,配着年少轻狂时的那些照片,我眼泪涌出眼眶,像断了线的珠子。谁也冲不破时间的牢笼,谁又能不被仓促的生活改变?!
何勇也胖了,经受抑郁症的折磨,但坚持用最好的状态表演。张楚租住在海边的的一个小房子里,仍旧玩着他的音乐。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那些曾经的面孔,那些信誓旦旦的梦想与激情,有几个人还在坚持?又有几个人不在喧嚣的生活中变形?即使自己不变形,但身处已经面目全非的周遭,又何尝不是突兀的,显得自己像是变了形?!而他们却是正常的。
但与我而言,我一直不觉得成熟就是要告别青春。青春是住在心底的一种情怀,像一坛老酒,随着时间慢慢发酵而致醇,而不是蒸发后消失。也许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改变,但其精神不朽。所以,我特别敬佩那些专注于自己梦想和追求的人,也欣赏那些随着年龄增长仍旧激情四射的人,也钦佩那些经历挫折后仍旧纯粹真诚的人,更佩服那些被冠以“老顽童”称号的已经暮年的人。
而我最不欣赏的是那些被生活牵着鼻子走的人,嘴上总是带着“没办法,只能这样”的人,自己生活得一团糟还想做别人生活导师的人,自己被生活拖垮后也想把别人生活拖垮的人,以及那些给自己一层一层不断套枷锁自虐的人,还有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
生活是自己的,无论如何,要过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
也许正是如此,我才在音乐类型中更喜欢摇滚,也更钦佩这些真正玩摇滚的人,他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把摇滚当作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生活态度,肆意宣泄,寻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