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个很有意思的事,非洲鼓为什么不能坐?
1
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对这个问题表示不解,非洲鼓由几十年的树干制作而成,粗糙扎实,难道还不能坐吗?我经常当凳子坐,也没有坐坏过。
我不想反驳他,也不想说什么运气的问题,只要经过的时间足够长,他自然会得到答案,我仅任性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认识一只纯非洲鼓乐队,每逢大型的打击乐活动,都有到他们的身影。户外场次偏多,节目与节目的间隙就在后台休息。
参加过户外演出的朋友都知道,户外搭台会准备观众座椅,可后台是一个板凳都见不着的。因为要放舞美、音响、灯光这些,光一地的线就可以让人走不动道。
再加上环境条件的随机不确定性,除了必须用品,一般不会堆置多余的东西徒增负担。
所以鼓乐队的朋友后台休息,基本上有石头坐有箱子坐箱子,或者跑回大巴车里,懒得动的直接就坐地上。
相比之下,带着非洲鼓天生就比吉他贝斯的有优势,非洲鼓木质坚硬,鼓面面积大,高度合适,放在地上也不会摇晃,就是天然的好这等。
可这么好的便利条件,鼓队的队员们,偏偏都没有去坐,连喝水的矿泉水瓶都不上面放。
我问他们问什么?他们只是草草回答“怕坐坏”
其实我知道原因,一个是都看得见的,另一个他们没有把藏在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2
容易损害鼓皮,这个是大部分人可以想到的,就算是喜欢去坐它的人。
鼓确实是木头做的,别说坐,就算拿去建房当承重都没问题,可是鼓面不单单是由木头组成,还有鼓皮,而鼓皮这个东西可精贵得很,经过烘烤烧纸以后的鼓皮,缺少水分,收缩干涩,弹性有限。
平时用手拍的时候,再大的力量都是随鼓皮瞬间弹起,对鼓皮构不成伤害,而屁股坐在上面,属于持续的施压,鼓皮没有恢复的时间,因为再鼓皮想要恢复的时候,被一股向下的力量阻挡住了。
虽然体重已经被鼓圈分担了百分之50的重力,可还有50%足够对鼓皮造成伤害。
每一次的过度拉伸,再恢复松弛的时候,自然会比最开始的样子存在差距,这个差距人肯定是感知不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施压的次数增多,那么鼓皮的弹性丢失慢慢就显现出来了。
3
除了坐会让鼓皮受损外,能坐而不做,则体现了一个人的高情商。
鼓对有些人来说是一门乐器,而对有些人来说是最亲密的伴侣。除了用它来谋生、做功利使用外,更是一种陪伴,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甚至有的人把乐器当成自己的生命!
请问有人会把自己看得很重的东西用来当凳子做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看得很重的东西,不仅限于人。
我从小喜欢打篮球,虽然平不怎么好,左手运球不会,投篮准度也不高,可是就是喜欢。上学唯一的乐趣就是打篮球了,我还有一个习惯,看到有人用脚踩篮球就会去制止。块头大的好言相劝,块头小的,直接上手。
这么做的原因一个是觉得篮球踩多了,总会损坏,其实后来也没见过直接踩坏了的篮球。可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内心觉得篮球应该用手来拍,除了手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篮球都算犯规。
如果不尊重篮球的存在方式,那么就算他的球技很高,我也会不想和他一起玩。
现在很久不打比赛了,看见踢球,坐球的也见多不怪了,可还会把那些踩球的归类为不可多接触的人。
当然,不能踩篮球并没有写在篮球的维护说明书里,更没有纳入到道德规范,仅仅是个人看法。
打鼓也是一样,如果觉得这个东西对你来说很重要,那么就请温柔的爱惜他。除了是对伴侣的尊重,也是把你的修养展示给能够看到你演奏的人。
对身边的人和物都能保持敬意,这种品质也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加入到你的圈子里面。
还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记得以前看电影,剧情是美国内战战场,双方军队相视而列队,每个军人手里都拿着枪,整齐的把枪垂直拿在胸前,双方都不朝站场对面的敌军开枪。
一点也不遵守兵贵神速,出奇制胜的法则。
相反还有意谦让,让对方先开枪,等一方军队集体开完枪全体立正以后,另一方军队再开始上弹架枪开枪。
就这样相互交替轮流着,虽然不时有军人中弹倒下,但是仍然不影响互相谦让的队形。
连残酷战场上都能够将体国家核心的仁道注意精神呈现出来,我想这个国家应该战无不胜了。
能坐可是不坐,是尊重,
能踩不踩,是修养,
能开枪但是不开枪,则是政治的最高胜利。
我们打非洲鼓,并不是打鼓的水平高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同样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不了享受音乐的快乐值。
你能够从打鼓里面获取出本身作用意外多少东西,随着你对他投入情感的增加而变得无限可能。
4
所以你还把鼓作为仅仅是一个蒙着动物皮的木头的工具吗?
如果你喜欢打鼓,并对鼓投入了大量的感情,欢迎你加入我们。
这有零基础的人,有学了一点的,还有已经把非洲鼓作为幼儿教育开班了的,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
热爱非洲鼓,热爱打击乐,音乐当作生命的一部分的人
我在花了很多时间把这一批人聚集在一起。
在这里只聊打鼓,分享打鼓的乐趣和经验,每个人都是你享受音乐路上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