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天:第14章 理解人类人格
我们用人格理论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试图能预测他们的人生经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人格的定义: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背景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对人格的定义均具有独特性以及行为的特征性模式两个概念)
用人格理论可以帮我们:第一理解人格的结构,起源以及与此有关的特点,第二,预测行为和生活事件。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预测。对人格结构研究的不同方法的不同,便出现了不同的理解人格的理论方法。
首先是类型和特质人格理论。
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人体内有四种基本的体液: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每种体液与特定的气质类型相对应:多血质,粘液质,黑胆汁和黄胆汁。
赛尔顿将体型与气质联系起来,分为三种类型:内胚层型(胖,柔软,圆润),中胚层型(肌肉发达,矩形身材,强壮),外胚层形(瘦长,虚弱),这个理论同样被证实为不科学。
近年来沙格威提出了基于出生顺序的现代类型理论,他据达尔文的生物体是为了找到生存的合适环境而出现多样化这一观点,提出了出生顺序预测人格的方法。他认为头生儿安于现状而后出生的孩子喜爱创新,他的研究也显示出后出生的孩子比头生儿更倾向于支持创新理论。
人格的类型理论不能说明人格更加细微的方面,于是便出现了特质理论。与人格理论的独立性,不连续性不同。特质理论推崇连续的维度。特质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特质可以被认为是引起行为的先决条件,也可以是简单的总结被观测到的行为模式的描述性维度。
阿尔波特认为特质使行为具有一致性,是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特质可以被看作是将似乎毫无关联的刺激和反应联系起来的中介变量。他确定了三种特质: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核心特质(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次要特质(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的特定的个人的特征,如衣着和食物的偏好)。他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索一个独立个体的三种特质的独特组合,他将人格结构作为个体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而非环境因素。
卡特尔提出了人类人格的16因素,称为根源特质,包含了重要的行为范畴。艾森克根据人格测验的数据提出了三个维度:外向性(内源导向的或外源导向的),神经质(情绪稳定的或情绪不稳定的),精神质(善良的,体贴的或者有攻击性的,反社会性的)。
近年来五因素被认为是最好的描述人格结构的模型,(大五模型)模型的每个维度都有许多特质,都有两极,而这些特质又有着各自的内涵(外向性,和悦性,公正性,情绪性,创造性)。五因素的结构不但在英语而且在许多其它语种中都得到了重复,这主要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五因素是描述性的,而进化的基础有利于解释五因素跨文化的普遍性。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具有不同基因的比例以及在相同或不同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特质来确定人格的遗传效力,表明了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与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结果相同。同样,抚养条件的研究(对孩子特质与其亲生父母的相关程度以及与其养父母相关程度的比较)也显示了人格特质受相当多遗传因素的影响。
人的特质和相关行为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但我们知觉到的人的特质都却是稳定的,而不同观察者,不同时间的人格评定有一致性,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评定却没有一致性,这种现象称为一致性矛盾,原因在于行为表现不一致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情境的分类方式是错误的。研究发现行为的一致性依赖于情境特征的相似性,当对特定的人和特定情景作出正确描述时,我们就会发现行为的一致性。由此,我们需要对特质进行更准确的定义,准确提出在什么情境下,什么行为才会与人格特质相关。当一种特质的理论预测了环境心理特征所引起的行为表现,这种模式就具有了一致性。
类型与特质理论仅仅是识别与描述与行为相关的特点,并不能全面解释行为的产生和人格的发展,为此我们将学习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中的人格理论认为强大的内在驱力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心理动力学本质是关注行为产生的内在来源以及这些内在驱动力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的研究提出了正常人的理论,他提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驱力有两种,第一与自我生存相关,第二性本能,与性冲动和物种延续相关的本能(力必多)。对于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在一出生就起作用。他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在生殖器期会产生一种心理障碍,俄狄浦斯情结)。若某个阶段性的心理过分满足或受到挫折(固着)会导致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他相信在性心理发展的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和成人行为的模式有着很深层次的影响,这也是精神决定论的观点。根据这个理论行为能够被人所意识不到的驱力引发,无意识(即不能够被意识到的信息的存储处)是重点关注的内容,无意识动机的概念为人格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
对待基本驱力方式的不同引发了不同人格的差异。(本我与超我两种心理过程的自我调和)。本我,非理性,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受快乐原则支配。超我,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也包括理想自我。自我调和本我冲动与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受现实原则支配。压抑被个人用来克服有威胁的冲突和愿望使个体避免焦虑和罪恶感。在本我冲动与超我要求有冲突时,我们需要用到自我防御机制保护自身。心理防御机制能使我们保持满意的自我意象和受欢迎的社会形象。当被压抑的冲突出现在意识领域时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也需要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但过度使用这种自我欺骗式的机制却无助于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对他的批评也很多。他的精神分析概念很难进行科学评价,对行为的预测是回顾性的,他的理论以男性为中心,弱化了创伤性经历经验以及缺少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但他的理论经过修正和改善仍不断得到认可。
在这里作者讲述了后弗洛伊德者的改变:更强调自我功能,包括自我防御,自我的发展,意识思考过程和个人控制。认为社会变量(文化,家庭和同伴)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较少强调性冲动(力必多)的重要性,认为人格发展不仅限于儿童,而且持续一生。
阿德勒认为所有的生命都会被寻求办法克服自卑感而控制,人格是在可以克服基本的自卑感的特定方式为基础建立生活风格的奋斗基础上建立的。人格冲突是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奋斗的矛盾。
霍妮更强调文化的作用,持人本主义的观点。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整个民族共同具有的基本心理事实)。他认为人们都有一种本能的倾向,以特殊的方式去感受每一个原则是特定经验或人物的原始的象征性表达。荣格视健康的,整合的人格为对立力量的平衡,分析心理学就是在动态平衡中补偿内部力量的人格观点。他提出了两种强大的无意识本能:个别的创造需要和和谐一致的整体需要。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身潜能与能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的驱力。自我实现有时会与获得自己与他人认可的重要性发生冲突。卡尔.罗杰斯提出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儿童成长过程很重要,对成人来说也一样(成人同时需要悦纳自我)。霍妮认为真实自我需要一个良性的环境氛围,而缺乏良性氛围时便会产生内部和外部的防御以对抗焦虑(内部:形成非现实的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并创造追寻光荣的行为予以强化。外部:亲近别人,对抗别人和远离别人),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强调自我实现与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直接关注生活的不断改进。人本主义理论被认为具有整体性,先天倾向性,现象学性和存在性。(整体性:从个体的整体人格来看待分散的行为。先天倾向性是关注个体内在特征,专指创造性与成长。现象学性强调个体的参考框架与对现实的主观看法,强调个体独特的观点。存在性:关注高级心理过程)。
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的观点仍旧是模糊的概念,对环境因素影响的忽视也是其不足之处。但当代对个体陈述与生活史的研究可部分地追溯到人文主义的传统,如心理传记(系统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将人生转换成连贯而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在一系列陈述文本中出现的特征主题支持早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整体性与现象学性的特征。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多拉德与米勒进一步发展了人格的概念,提出了关于习得的内驱力,反应抑制以及习得的习惯模式的概念。他们强调紧张度的动机性压力作用在紧张度减少时强化的作用,认为可通过社会模仿来学习。
当代的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都赞同环境事件将影响行为行为,但更强调认知过程和行为的作用同等重要。认知理论强调有机体本身在形成自己独特人格过程中会有主动的参与并起到决定性作用。
米希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理论:米希尔强调考察行为在个体与环境互动中如何发生于起作用,他把个体看作是知觉组织外界信息,并与环境互动过程中能主动解决问题的个体。他认为对人格的判断应当依据不同的情境会产生哪些不同的行为的原则进行考察。
人格的社会学习观点强调学习原则和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的结合。班杜拉提出了一个由个体因素,行为和环境刺激三者构成的复杂的互动系统。交互作用是班杜拉理论中重要的概念,意味着我们必须全面考察所有因素。班杜拉的理论强调观察学习过程,通过使用记忆和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来预测行为的结果。在1997年班杜拉将自我效能作出作为其理论的核心(一种相信自己在某种情境下能够充分表现的信念),对于自我效能的判断依赖于以下信息:替代性经验,说服,情绪唤起的监控。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我们努力的程度以及坚持的时间长短,比实际能力影响更大。研究证实父母与儿童的自我效能水平与学习成绩高度相关,当然这个理论也承认环境的重要性,对自己能力的直觉和对环境的知觉可以决定人们行动的结果。
坎特提出了人格的社会智力理论。社会智力指人们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其需要的专门技能,这个理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个体差异:人生目标的选择,社会互动的知识,完成目标的策略,他认为三者是在一定时期内是一致的,对于社会中的亲密目标的研究发现,强烈的希望获得亲密目标的人们愿意使用他们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来与他们的关系对象共处。
对于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个理论没有把情绪作为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意识到无意识动机对行为和情感的影响,同时批评者们认为认知理论关心的只是概念和过程,对于内容的关注较少,但这个理论的影响却依然很大:认知治疗师的出现,对学生学业的指导以及其他提高绩效方面都很有启发。
对于自我的研究,威廉.詹姆斯提出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我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他将自我经验分为物质我(与周围物质客体相伴随的躯体我),社会我(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意识)以及精神我(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自我)。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自我概念,这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引发,解释,组织,传递,调节内心以及人际的行为和活动,包括关于自我的图式(自我图式),我们会根据对自己的了解以及信念来解释我们的行为。马库斯将可能自我定义为“我们非常想达到的理想自我也是我们可能达到的和害怕实现的自我”,这个可能自我会让我们考虑自我的方向。
对于自我的概念性评价(自尊)会影响我们在许多特质上对自己的评定,如逻辑性,聪慧性和讨人喜爱的。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均较低,评价波动幅度大。人们多数会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自尊,维护自我概念的完整性,如自我妨碍。。研究发现自我妨碍与高自尊相关,男性明显,自我妨碍的现象也提示了自尊的某些重要方面与自我表现相关,这种表现可用来解释高自尊与低自尊之间的行为差异。
不同的文化对于形成自我概念有重要影响,奉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可形成不同的自我概念。马库斯与基塔雅玛解释了这种不同,个人主义作鼓励对于自我独立的解释,集体主义文化鼓励对于自我作互相依赖的解释,用20句测验可以看出自我的跨文化差异(男女性别差异较小),西方文化下的人们关心自我增强,带来自尊的积极改变。研究也证实了对自我的相互依赖的解释会与自我批评紧密相连,集体主义文化下成员更注重自我如何与集体发生关系,这些不同带来人们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自尊的方式不同。
对于自我理论的批评认为这个不能完全准确预测行为,而且不承认人格中的遗传部分。对于人格理论的差异,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假设:第一遗传与环境,第二学习过程和行为的先天法则,第三过去,现在和将来,第四意识与无意识,第五内在倾向于外在情境。这五个方面关于人格的理论有着各自特点,不同的理论对我们理解人格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我们根据可评估和测量的特点来预测人们的行为,这就是人格测验,分为客观测验和投射测验两部分。客观测验的计分和实测比较简单,自陈式问卷是常见的客观测验,(伍德沃斯,第一个人格问卷),应用较多的MMP 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这个问卷的编制采用了实证途径,有十个临床量表和三个效度量表,后来经过修改MMPI-2更好的适应了时代变化,制定了常模,新增了15个内容量表。MMP I-2实测经济简单,可用于精神疾病的诊断,而且不同项目有不同的目的,但MMPI2临床量表的异质性以及在药物依赖量表没有较好的效度方面,MMPI-2依然遭到了批评,而且测验保留太多实证途径,也是其弊端。
NEO_PI用来评估正常成人的人格特点,(五因素模型)具有跨文化的效度,每个因素分为六个层面,NEO_PI的每个维度是同质的程度高,显示了很好的效标效度和概念效度,可用来研究人格的稳定性和终生的变化,也用来研究人格特点和生理健康,各种生活事件的关系.。但因为命名差异大五与NEO_PI还是存在某些重要方面的差异。NEO_PI的跨语言以及跨国的一致性还是使它得到了广泛运用。
投射测验对反应不做预先设定,最早由精神分析学家使用,给予被试模糊的刺激,要求受试者叙述模式,完成图画或形成故事,通过解释投射到刺激中的特异性来了解被试。投射测验应用广泛而被批评家担心使用没有效度。
罗夏墨迹测验,向被试展示对称的墨迹图,回答这可能是什么?然后被试详细说明这个反应,研究者发现者发展了一个容易理解的系统来计分,主要是在定位,反映内容,对象活动性质和决定因素上计分。
亨利.莫里创立了主题统觉测验,是用有模糊性场景的图片来讲述故事,可用来揭示个体在支配需要上的差异,多个研究证实证明了这个测验是测量个体成就需要的有效工具。
不同的评估工具为我们了解个体的人格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我们应结合不同的测验对人格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