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雪了,没有风,雪花静静地飘落,把世界转换成了慢镜头。我愿意在这样的天气里,脚下踩着咯吱咯吱的声音,东看看,西瞧瞧,看人世百态,说悲喜故事。
雪中人来人往,没有固定的方向。雪让大人孩子们惊喜,让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害怕,这样寒冷的天气对一些老人来说是一道关,有可能会过不去。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作为唯一的儿子,老人一直跟着朋友住,十几年前住了新房,去年又搬了新房。第二次搬家,刚住新家第一天,不适应,老人把自己所有的行李物品打包,要到闺女家去住。在闺女家住到第八天,打电话说:这不方便,那不方便,接我回去吧……又回到朋友家,老人家觉得跟儿子住,名正言顺,住的安心。之后总是念叨着想回从前的老房子,那里有他的朋友圈。因为忙,朋友对老人也没有太多耐心,只对父亲说:春天再说吧……朋友觉得让老父亲住上条件更好的房子,上下楼有电梯,不用爬楼梯,多享几天福不好吗。现在春天来了,人走了,也不必打算了。
朋友突然觉得遗憾,母亲去世快二三十年了,父亲一直没找老伴。自己又因为搬家,让父亲一次次离开自己熟悉的圈子。突然说起遗憾,没有把父亲送到养老院,毕竟可以有更多陪伴。跟着他住,每日圈在家里,其他人都上班上学,老人经常无人陪伴。
其实他也只是说说,做起来也是两难。送父亲去养老院,怎么跟父亲沟通?儿子忙,你到养老院住住吧,那儿人多,能交到朋友。这样的话朋友断然也说不出口,毕竟老人自己从未说过想去养老院。
同事的母亲去世了,跟我说:真巧,楼下的小屋刚盖好,墙上的石灰还没干,还不知道做什么用,盖的时候社区、居委会、物管都没有问的,这不老太太就用上了。他还说:昨天还陪老太太玩小汽车,几辆一起,你推给我,我推给你,老太太反应可快了……同事家里兄弟姐妹六七个,母亲跟着他大哥,兄弟姐妹都忙,只有同事经常去大哥家陪母亲聊天,陪母亲游戏。同事微笑着,仿佛母亲只是安静地睡着了。
其实,死亡不可怕,睡眠是死亡的样板,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体验死亡。可怕的是醒来的时候,一个人没有盼头,没人陪伴。
超市买菜,突然听到争吵声,远远看到一个营业员跟一个老头吵起来了,老头暴跳如雷,营业员被同事拉走了。称菜打价的时候问称重大姐:咱营业员一般不会跟顾客争吵的?大姐叹了口气:这一定也是个倔老头,平时跟人交流少,她问营业员菜价,问了两遍,营业员没听见,老头就说人家不搭理他,老头嘟哝遍数多了,营业员就诅咒说“如果我听见你问,没理你,我出门就被汽车撞死”,这话一说不要紧,老人认为是骂他,就顶起来了。
看着那情绪无比激动的老人,还以为有多大的事情,原来就是这一点小事,看来这老人也是孤独惯了,心理太脆弱。
大姐又说:老人多作怪,年纪大了,本来就不讨人喜欢了,性格再不好,更没人喜欢,这样的事情何至于骂人那么难听?!
老人还是性格好的居多。我家孩儿爷爷去世快两年了,奶奶一直住在女儿家。总觉得“家有一老好比一宝”,为了让她到家里来住,特意买了个大电视,她一天也没来住。她总是说:你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一走一天,就我一个人在家里,太孤单了。还是在闺女家,闺女不上班,能做个伴。奶奶八十多岁了,平时自己的房间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看书看报。孩爸一个星期去好几趟,陪老太太聊天,老太太精神好着呢。
这样安度晚年的老人还是多数,毕竟奶奶那一代还是多子女的一代。现在的七零后,大都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只有一孩,孩子将来能不能在身边都是个问题,更别说晚年养老得到照顾。孩儿爸总是说,老了到养老院,天天晒晒太阳,拉拉呱,打个牌。
进了养老院,住的都是老人,也很糟糕。偶尔会跟志愿者一起去养老院参加活动,每次进到养老院,就感觉暮气沉沉,没有朝气。志愿者们给老人们送吃的,打扫卫生,表演节目,铺床、叠被、梳头,老人们都很高兴,拉着他们说这说那。
记得电影《返老还童》(又名《本杰明巴顿的奇事》)主人公逆生长,已经不可思议。巴顿小时候老头样,被父母嫌弃,遭大多数人厌弃。更不可思议的是养老院里有一个老人,他见到年轻人就会讲述他一生被雷电击中六次的经历,电影还非常搞笑的用黑白默片配合老人把被雷电击中的情景拍了出来。在郊外,放风筝,风筝触到电线,老人被雷电击中……十分荒诞,却意味深长。谁会在意一个普通老人年轻时有什么样的经历呢,即便你被雷电击中六次,也没什么大不了,没人在意你!为了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老人才自说自话。
皖南一些村落,民风淳朴,当地有一些孤寡老人,没有人赡养,村里没负担的妇女们就组织起来,每天轮流做饭,给孤寡老人送到家里,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这样的合作互助充满温情。
日本的养老体系相对完善,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比如他们尝试幼儿园和养老院相邻,活动的时候,老年人可以和小孩子交流互动,老年人发挥余热给孩子讲故事,如此天伦,怕是每个老人都渴望的吧。
当你的父母老了,当你老了,又没有人陪伴,你会有怎样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