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规划的唯一好处是,失败于你而言纯粹是个意外,而此前你全然不会为此感到惴惴不安。
——哈罗德•科兹纳
做法:每天早上把当天需要完成的计划列出清单。
一、制定计划的两个心理学原理
1、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效应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蔡格尼克效应的得出缘自蔡格尼克的真实经历:在1927年的柏林,几个大学教授和学生一起去餐厅吃饭。一名侍应生听每个人的点菜,我们知道老外点菜非常复杂的,牛排几分熟,加什么酱料……这群教授想,这个哥们肯定会搞砸的。
最后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侍者把菜品和饮料准确无误地端了上来。
饭后这群心理学家走出餐厅,一路还在聊这个神奇的侍应生。这时俄罗斯心理学学生布尔玛·蔡格尼克突然发现,她把围巾落在了餐厅。她马上返回餐厅,找到那位记忆力超群的侍应生——我的围巾呢?
没想到那个哥们一脸蒙圈,完全不记得她是谁。
蔡格尼克愤怒地问:“你不是记忆力特好吗?怎么一转身就忘记了呢?”她以为他故意开玩笑。
哥们儿回答:“我对客人点的菜,只记到端上来为止。”
布尔玛·蔡格尼克研究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得到一个结论:我们和那位侍应生一样,都很少忘记自己脑子里没有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像没有拿到糖果的孩子,一直纠缠着我们。这个效应称为“蔡格尼克效应”。
每天早上制定计划,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当天有这么多未完成的事项。
2、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也叫“完形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我们的认知包含着两个因素,一个是张力,一个是矛盾∕欠缺。矛盾和欠缺形成了一种张力以后,自然会调动、刺激、激活我们认知当中的一种能力和偏好:想办法去完成它。
例如你可以在纸上画两条并排的线,这两道线之间的间隔不要太大。如果你让别人来看这两道线的话,他们很容易认为这是一条线,只不过中间“断了”。而且你很容易有一种冲动,想把两条线中间的空白给连上,使它变成一条线,儿童更有这样一种冲动,他们不能忍受那种残缺和不完美,这就是“完形冲动”。
每天制定计划,其实就是给自己的生活制造了某种残缺和不完美,激发我们完成它的冲动。
二、计划管理生活的三种背后逻辑
1、预想力
计划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正向预想,这种预想力会有助于我们实现计划的心理学依据是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出自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这个雕像复活了,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
2、反推力
从预想结果,反推出需要经过怎样的动作,才能实现这个结果,计划是对结果的反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有这么一个说法:“任何事情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也就是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再付诸实践,也就是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这种反推力会让我们告别无效忙碌,避免出现忙了一天时间,发现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做。
3、数字力。
在反推过程中,关于明天的结果和今天的动作,都不能是大概齐的,而应该是能够反映在相对清晰的数字指标上。
用德鲁克的说法就是:不可量度的东西就没法管理。
所有制定计划的方法到最后都落脚于具体的数字。
三、计划的用处
1、计划缓解焦虑
根据蔡格尼克效应来看,“未完成任务”会一直占用着我们的大脑资源,随时提醒我们这些任务还没有完成,从而让自己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
然而这个效应也遇到了很多例外,例如有一些人 一点也不受“未完成任务”的影响,他们有很多的未完成任务,但依然过得清清爽爽,头脑清醒,一点也不受干扰。那到底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2016年,佛罗里达大学的罗伊博士解开这个谜。
他把面临期末考试的童鞋分成三组,一组集中想着一个大趴体;第二组集中想着考试;第三组想着考试,但是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
然后让他们在有限时间里自由联想——根据pa来造词——有人拼出panic(恐慌),有人会拼出Paris(巴黎),或者Party(聚会)来。你猜对了,想着考试的同学基本都拼了Panic,而想着轰趴的童鞋,基本都想着Party;但是有趣的是第三组童鞋,他们一点也没有思想负担,也没有被考试吓到——考试的恐慌通过制定计划,完全消失了。
这个试验解释了蔡格尼克效应中的例外—— 未完成的任务会一直追着我们不放,除非你形成一个明确清晰、大脑能演练的计划。大脑没法分清真实和假象,在脑子里解决问题的计划者,和真实的问题解决者一样的有力量。
2、计划统一想法
制定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统一自己的意志和决心,明确今天的行动方向,并且让自己更清楚自己具备哪些资源的过程。
一位著名的德国将领说过,战前必须制定作战计划,但一旦开战,所有的计划也就作废了。为什么定的计划会被作废,还要制定计划呢?
因为制定计划的过程就是在梳理自己纷繁芜杂的想法,让自己明确当天的生活和工作重点。例如当你制定出今天要写季度总结报告的计划,也就意味着当自己不由自主刷朋友圈的时候都有了关注点,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提醒,让自己可以从繁杂的朋友圈信息中第一时间关注到有关总结报告的内容,或许是某个公众号的推送文章,或者是某个朋友吐槽总结报告难写的信息等。
3、计划让随时的变化有资源框架可以参照。
万维钢2019年出了一本书叫《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很多人的感受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那既然做出了计划却不能执行,是不是就可以不做计划而随机应变呢?
其实,即使再多的变化来打乱计划,我们都有必要提前制定计划,因为有了计划,就可以让临时情况可以有一个资源框架可以利用。
例如早上制定计划说要运动30分钟,然而一天特别的忙碌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没有做运动,那么这时候就有可能在床上做一点仰卧起坐或者平板撑,因为有30分钟运动计划的资源框架。
4、计划可以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执行模块。
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虽然总体上的计划很容易被打乱,但是组成计划的那些小模块仍然非常有生命力。
例如我给自己制定每天写3000字的文章,或许会因为其他事项的插入而没法完成,然而因为有这个计划,我就会随手把相关资料下载下来,虽然没有按计划写完文章,但下载的资料会让自己接下来更快速的完成写作计划。
总之,不管你制定的每天计划能否完成,你都值得每天早上拿出5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的计划写出来。
四、怎么制定当天计划
1、 计划要符合“SMART ”的法则
SMART法则是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的经典方法,它由下面这五个单词构成 :
Specific,目标要具体。
不能泛泛而谈我们要设置的是目标,而不是愿望。目标要具体,充满细节,实现的可能性才更高。例如,给自己定下做平板撑10组,每组1分钟,就比运动10分钟更好。
Measurable,可衡量的。
可衡量指的是,你的目标是否实现,是可以通过数据或者其他信息来衡量的。
一切的计划都要是可量度的,例如我给自己制定的练字计划就是每天写一页字帖。
Achievable,可实现的。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能力。稍微增加一些难度,让自己跳出舒适圈是好的。如果一个目标绝对超出了自己能力能够到达的程度,那想要实现就几乎不可能了。
相关性,Relevant。
做得到,不代表想要做。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你要认真地问自己,实现这个目标是对你自己很重要,还是出于其他的原因,比如说是因为别人的期待你才制定的。如果这个目标不是你真心想要实现的话,那么你去实践它的动力也会比较弱。
Time-bound,有时限的。
因为是制定当天计划,所以截至日期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
有一个说法是:最高的执行力就是“deadline”(最后期限)。
不过给大家一点建议,我们在定计划时,把投入的时间乘以150%。因为大脑在制定计划预演未来时,往往比真实情况轻松很多。这也是我为什么知道要想早起必须要早睡,然而却总是熬夜的真正原因,我总是高估自己完成计划的时间,结果到了晚上才发现还有好多计划没有完成。
2、做好每天的计划日程安排
首先,最重要的事先安排。
就好比你要往一个桶里装大石头、小石头和沙子。重要的事情先安排,就相当于先往桶里放大石头,再往缝隙里放入小石头和沙子。如果你的生活和工作,充斥着琐事,那就相当于先往桶里放沙子和小石头,那么很可能,大石头就塞不进去了。
《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讲到:如果你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你会欣喜地发现,今天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先解决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如果你必须吃掉两只青蛙,那就先吃那只长得丑的(先处理更重要、更困难的工作);如果你必须吃掉一只活青蛙,就算你一直坐在那里盯着它也无济于事(动手去做)。
其次,好的日程安排,并不是填满你的每一个小时。恰恰相反,好的计划是有一定余地的,是有缓冲地带的。
《稀缺》这本书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而如果你的时间过于紧张,过于忙碌,你的前瞻性、认知能力等等就会出问题,人会变得短视,在遇到重要事情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于如何给自己留余地,我的经验是,留出20%的缓冲地带。
比如,我一天拼尽全力,可以完成十个任务,那么我一般在上午,就会计划完成七个。下午和晚上完成最后的三个。
最后,用任务清单法指导行动。
每天早上,在记事本里,写下这一天必须完成的事情。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把今天完成的工作在本子上划掉。
你会发现,完成和交付一项项工作,划去一个个任务,是很让人满足的事情。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在电脑、手机上做,或者在纸上做,关键是你需要把“做计划”的习惯坚持下来,用100天的时间让自己通过“做计划”成为更高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