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君子和而不同。
当我们不能接受人事物的时候,人事物也在不接受我们,我们接受不了的正是对应我们自身问题所在,对应的是自身不足。
就像房子漏了,下雨漏进屋里,抱怨下雨没有用。也改变不了天气,但是我们可以修自己的房子,还有一种人是明知道房子漏了却不去修。
不是学不会,也不是不能改变,是我们的思维认为自己不行,被自己的心念和认知所困,人要懂得突破自己,不要画地为牢。
《道德经》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做一件事情一定是最自然的状态,不需要任何回馈,是一种习惯形成的自然,多一点多余的想法都是余食赘行,还有善的概念就不是善,还认为自己有德,也没多少德。
当我们懂得规律的时候就不会抱怨,不会产生任何烦恼,人知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不懂得规律,就像风吹树叶,叶子就会落,而我们不明白的是风吹不吹叶子都会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用在生活当中可以悟到很多事情。
《道德经》讲: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任何事情当我们不添加自己的欲望,标准喜好的时候,就会体会到事物的美妙,就会看到万事万物的美好。
而大多数人就是有了自己的欲望,添加了喜好和标准,有了定义,才让世界的美好有了边界,有了局限,而这个边界,局限的大小,取决于欲望的多少。
学道,就是要我们回归自己,做自己,回归自己本来的样子与外界事物无关。
当下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当下拥有的也是幸福的,也值得感恩,都是来之不易的,而一旦活在想要拥有更多,欲望增加就会产生烦恼和痛苦。
原动力只是事情本身,原动力就是不需要任何东西推动,是自然而然,还需事物推动产生动力短暂可以获取一些力量,但绝不长久。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热爱的事情,如此才会长久,才会有力量,不畏惧一切障碍,这是唯一的原动力。
幸运只是一个托词,而背后是自己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