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记读书笔记
读书就像吃饭一样,我们不断的摄入食物,通过咀嚼和消化,成为我们的骨头和血肉,在这个过程中,咀嚼和吸收就特别重要,而做读书笔记中的动脑和动手就像我们吃饭时的咀嚼与消化,决定了我们成长的速度。
关于如何正确做读书笔记,本书作者给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画底线——在重点句子,或者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也可以圈出来;如果某句话或某一段重要可以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
二.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记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者段落即可。你可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夹一张书签,这样每当你打开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三.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四.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
五.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除了本书的笔记方法外,我经常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法,它由线索、笔记和总结三个部分构成,“线索栏”是用来归纳右边的笔记内容,帮我们理清头绪;“笔记内容”按照平时的习惯记录即可,“总结栏”是用一两句话总结你这页记录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消化。
无论是哪一种记笔记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自己主动加工过程,也是把书由“由厚读薄”的过程。而 “由厚到薄”的过程,就必须把学过的东西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看清楚来龙去脉,抓住要点,经过这样消化的东西,就容易记忆,就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寻找读书的目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目的,有些为了享受趣味,有些为了获取新知,另外一些为了提高心智、解决实际的问题,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我们采取的路径和最终的收获。
趣味性阅读更多的是放松和陶冶情操,读这样的书籍像是在走下坡路,虽然让人感觉舒服,但无法给你带来显著的变化。知识性阅读的目的是拓展视野,让我们了解一些概念和信息,如果知识对我们有用,我们可以深入地研究。而心智类阅读像是在爬坡,读起来会很累,但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和学习力。读书最关键的是从自己的需求开始,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读书最怕没有目的,单纯的为了读书而读书是无法积蓄力量的,这也是很多人读书没有发生改变的原因。反思自己读书的经历,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没有目的的读书者,读完书没有去思考,也没有去整理归纳,过了一段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由于没有目的,所以看书比较散漫,往往是东看一本,西看一本,一直停留在看的阶段,理解力一直在原地踏步,我就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迷失在茫茫大海中,不知道往哪走。
高效的阅读从有目的的阅读开始。人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因此读书时需要有目的地去读,带着问题去阅读、为了成长去读,而不仅仅是为了消耗时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带着目的去阅读,去解决当下的问题,去实践并应用到自己的人生,这样才最高效。
为什么我们在国内学了多年的英语口语都没有学好,但到了国外就能就能说的很好,这是因为在国外,交流是刚需,目的性强,而且有实践,所以学习更有效率。
什么样的读书目的,决定了我们会去读什么书,能坚持多久,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成功,是因为我们缺少目的,或者目的还不够明确。
第三种选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喜欢这句诗,因为它叙述了客观的事实: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实,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看似进退两难,难以解决的问题,选择A就会牺牲掉B,选择B就要牺牲A,实际上,我们还有第三种选择。
本书的主人公洪镇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为了成为行业第一名,他制定了1年读100本专业书的目标,然而为了完成读书的目标,他每天读到凌晨两三点,有时甚至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洪镇洙为此而纠结,但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本来读书的目的是更好地工作,若是先选择工作,势必会影响读书,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又不得不读书。既不能这样,也不能那样,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他的导师会一给了他第三种选择: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更加勤奋读书。我们受旧有的习惯观念的影响,容易陷入思维误区,所以才进退两难。
有这么一道面试题: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这一次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在众多的求职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用了,他的答案是:“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交车!”
只有这一个人的答案是完美的,是令人信服的,他跳出别人为其预置的思维定式,他想明白了 “驾车的不一定是自己”。获得和失去并不是对立的,获得并不一定以失去为代价。
在人的每个选择在未选择之前都有无数种可能性,我们需要主动去观察和思考,而不是限定在非此即彼的狭隘视野里面,要永远记得你还有第三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