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的地阅读”是六年级上册策略单元的语文要素。本单元对“有目的地阅读”进行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
《竹节人》通过学习提示,安排了三个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
《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展开阅读,在阅读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还提出两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将在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逐步实现自主“有目的地阅读”。
细心备课会发现,《竹节人》侧重让学生感受如何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同一篇文章,懂得阅读目的不同,选择的内容就不一样,所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宇宙生命之谜》侧重引导学生怎样根据阅读目的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故宫博物院》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在前两篇课文中掌握的策略,自主开展“有目的的阅读”,并进行交流。
认清了三篇课文的侧重点,备课时便有了明确的方向。
《竹节人》如此设计:
第一环节:目标导航
1.明晰单元目标
2.明晰目标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阅读目的”“阅读方法”。先指向第一个目标——阅读目的。
第二环节:指向“阅读目的”
1.认识“阅读目的”
通过“你曾经为了什么而阅读”这个话题,让学生初步明白什么是有目的的阅读。
2.牛刀小试,练习“有目的地阅读”
出示课文:
有一段时间,我们……前功尽弃。
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分组阅读,明确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3.放手实践,完成三个“阅读任务”
出示阅读任务:
1.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出示评价标准:
一号任务完成的标准:听了基本会做“竹节人。”
二号任务完成的标准:听了会感觉快乐,有兴趣。
三号任务完成的标准:听了能对这位老师有印象。
第三环节:指向策略学习
1.回忆自己的策略
问题:你是怎么读的?如何读才能读出不同的结果,实现不同的目的呢?
2.进入策略的关键环节
出示常见策略:
通读 细读 寻读 忆读 议读
理读 泛读 笔读 漫读
学生说说了解的阅读策略。
3.发现策略的学习真相
为了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你是怎样读写篇文章的?和同学交流。
阅读方法的选择和组合:
任务1.速度+寻读+细读
任务2.细读+回忆+体会
任务3.细读+研读+整理
4.布置策略的时间任务
阅读《故宫博物院》,完成“一日游路线图”。
《宇宙生命之谜》如此设计:
第一环节:明晰目标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预习检测
1.检测词语
2.依据“阅读目的”,总结阅读方法
通过预习,谈谈自己完成“阅读目的”的阅读方法。
第三环节:指向阅读方法
1.根据提示,找关键信息
出示:
(1)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看看旁批给我们的提示。
(2)出示第二次旁批,理解旁批的意思。
如何找关键句?没有关键句该怎么办?
2.画出2到9自然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填好表格。
3.依据表格理清文章顺序。
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按这三部分进行分段总结。
4.选择问题,自主阅读
(1).课后二题,任选一个问题。
(2).带着任务,浏览课文,找到相关联的内容。
(3).细读相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解决疑问。
5.交流汇报,相机指导
问题一:科学家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
(1).借助旁批,提取关键信息。完成“行星信息卡”。
过渡:排除了以上行星,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2).默读5—8自然段,结合旁批提取关键信息,填写“火星”名片。
综合信息:解决疑问,除地球外,目前,其他星球上没有生命存在。
问题二:人类是否可能移居火星?
1.聚焦5—8自然段(和火星有关的段落)
2.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对照表。
3.读第8自然段,摘录对火星考察的两个重要结果。
4.综合信息:得出结论: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第四环节:总结方法
浏览:略去无关内容
找段落中心句:判断内容无问题的关联度。
画出关键词:整理解答问题要点。
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细读:对照条件逐层分析,得出结论。
查找资料:针对未知问题或不能肯定的问题。
第五环节:总结问题特点
科普性说明文:语言非常严谨,准确,逻辑性很强。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故宫博物院》如此设计:
一.瞄准目标
1.人生目标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2.明确任务
(1)为家人设计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二.抵达目标
1.梳理材料
先看看四则材料都写了什么?
2合作完成第二个任务。
(1)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什么材料?
(2)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获取材料?四则材料哪些可以用?用恰当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3)一个同学做小导游讲解成果。
3.分享过去材料的过程。
4.梳理方法
在阅读的方法上,大概使用了速度,寻读,细读。信息处理上,使用了圈画,批注,组合信息。表达上,对信息进行转化,加工。
三.拓展提升
1.任务的升级
为家人设计故宫一日游,画一张参观路线图。
2.策略的落地
组合拳,三字经。
互:多篇互助;联:多项关联;网:多路织网。特别强调: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用的阅读方法。
3.任务变化
设计一个关于故宫博物院的阅读任务,邀请同学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完成。
具体的学习效果下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再看学习结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