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听广播听到一个词叫自驱力,也就是自我驱动的能力。
一个人为什么能自我驱动?就是因为,他可以靠自己制造的正反馈和成就感,来支撑和激励自己继续坚持、努力进取。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社会竞争力。
比如我真正开始意识到自驱力应该是在2006年,那一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于是开始疯狂读书,记得那一年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读了李镇西,读了魏书生,读了新教育系列的书,也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且开始对教学有了深度思考,也开始在实践中慢慢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其实那时候看书写字创新教学忙的不亦乐乎,但内心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就是很固执的不愿意和别人一样得过且过的躺平,总觉得有一种力量在驱使我不断的学习,有时候晚上看书都舍不得睡觉,真怀念那段时光啊,现在想来那种力量应该就是自驱力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那段时间的疯狂学习是有效的,至少在后来的几年里,我的教学理念比同事们要新,我很快在当地语文教学圈里有了一些名气,被教研员发现,安排我上全区的研讨课,接着又在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在市赛中获了奖,顺利通过高级职称,被选送参加了国培高端研修,也结识了好多大咖朋友,最终顺利调入特区。
如果要我来形容自驱力的意义,我想可以用鸡蛋来类比,海明威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也就是说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所以一个人只有发现并激发自我内在的能量小宇宙,认识内在真实的自我,进而实现“从内打破”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颠覆对在大千世界人间万象的认识,才能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