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sanKuang, 是我近年来很喜欢的自媒体女作家。约5-6年前,我的生活一度淡然无味,除了工作和家庭日常,没有别的气息。
在2017年我看了《斜杠青年》,当时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程度的启发(人生价值方面)。我带着书中这两道问题“你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和“什么对你最重要?”开始在自我探索的旅途中寻寻觅觅,往自己喜欢的那道光去寻。我续后小日子,像是打开了一扇久未敞开的窗户,不断吸纳每一道对我而言的新风景。阅读,写作,学投资,学乐器,自弹自唱,烘焙……还有许多有的没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生活走着走着,就走出了那道狭隘不透风的地下室,我开始又敢作梦了。
可我是位职场妈妈,要兼顾本身已不能再多的斜槓任务,"斜杠梦想"这条路,我不时走走停停。可我深切地感受到,脚下的方向已对,只需更高效的实践方法,正是此书也。
这本书的内容相当扎实,在这里仅取三个要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1-斜杠青年背后的追求是什么?
Susan在书中谈及当年《斜杠青年》掀起热潮时,她在欣喜中感到困惑。她不禁问自己追求这股热潮背后的人们仅仅是向往多重职业,以及多种收入管道而已吗?Susan在思考良久后,终于想明白了,斜杠青年热潮背后的追求其实是“自我”,更为准确的说法是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在传统教育的体系里,我们的好奇心和自主性常年被许多条条框框所困住。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我们仿佛活在了社会认同的牢笼里,只敢呈现那个被社群认同的模样,而真实的自己只敢躲在一旁窃听那被认同的赞美假象。这种循环不息的日常,逼得内在的自己喘息不下,渐渐迷失了自我。
那。。。。。。我们如何建立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呢?
著名心理学理论“自我决定论”提到人有三种先天性的心理需要,分别是
#1自主(可以通过自己个人的兴趣和价值去选择,做自己想做,而非必须做的事。)
#2能力(可以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断自我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3关系(和他人产生正面连结,获得归属感和被接纳。)
说白了,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关键在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专心用心地做,在发展这兴趣期间不断自我提升技能,把这项兴趣发展到惠及他人,和其他同路人产生正面的连结。
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热情在哪里?我刚开始自我探索时,我也不时会懊恼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到底在哪里?就我个人而言,一开始我也只是生活得太没意义感,当下只是想走出黑暗,但要往哪个方向去,我还真没头绪。当我开始沿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边走边看。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我得到身心的疗愈,也感觉拿回了自己的人生自主权。
关于#热爱的误解
Susan说:"关于热爱,很多人对此有着很大的误解,以为世界上存在一个生来就热爱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发现,但事实并非如此。热爱通常是主动投入和付出之后的结果,是你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并可以创造某种对他人有价值的实在成果之后的结果。换言之,热爱是需要培养的,需要无条件地投入。你越是投入,收获就越多,收获越多,你就会越热爱,越热爱就越投入,以此形成回圈。”
❤如当下的你正懊恼自己到底热爱做什么事,建议就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吧!
2-在成为斜杠前,先学会当个“内控者”
外控者相信自己是被外在不可控的命运组合掌控的;而内控者则相信成功或失败都是由自己主导而产生的结果。确实在生活现实中,很多事情我们确实无法掌控,而我们真正能掌控的是我们的信念。弗兰克说:“人类最后的自由在于选择看待事物的态度。“我们不可以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自我慈悲
我们的内心里住着的那一个人,究竟是个不断批判自己,在耳边说自己“你什么都做不好。“还是在自己面对挫败时,轻轻地告诉自己:“没事的,你休息一会再前进,我支持你。”我深切地认同内心发出的声音对我们的心理素质影响甚大。当我们不断自我批判,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没自信,不断不断地卷入自我内耗的漩涡。
我曾经也是个不断自我批判的人,对很多事情都设定很高的自我要求,对自己很苛刻。近年来学习了静心和自我对话,我开始和自己做好朋友。从自我对话中去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面对挫折时静下心来和自我对话。
我很喜欢这句语录(源自网络):
“世上有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别人的事,三是老天的事。
烦恼来自忘记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开心很简单,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别想老天的事。
❤我们成为斜杠前,先厘清那些是自己的事,再好好耕耘吧!~
3 -斜杠青年实践系统
3.1-把大目标拆解为小任务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围绕着“问题”,而问题是我们都不想要的。把问题转化成我们想要的状态,既是目标。我们人生最核心的目标,一般上都是较为抽象的。而要实践目标就要把大而抽象的目标,拆解为小而具体的任务。如年度目标拆解到月计划,月计划拆解到周计划,再把周计划拆解到每日的任务清单。
3.2-拒绝和放弃
知道什么该做很重要,但知道什么不该做其实更加重要。大量试错后,我们需要剔出和淘汰那些不必要的,来接近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学会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做减法,才会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
3.3-设计专属的日常作业流程
每一个人的生活作息都有所不同,要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必然要设定自己专属的日常作业流程。当中要知道自己在那个时段工作特别有效率,而又什么时段是不能好好集中精神做事的。把日常生活和目标任务编排好,成为一个系统去运行,然后每日循环 计划---行动---回顾。
3.4-把生活当是作品去经营
把自己当成自己的人生设计师,将自己有心发展的事“作品化"(可以对外展示分享)。不断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和提升优化。当你活出内外和谐的自己,那便是自己最好的代表作品了。
❤把目标转化成系统,再以本身的生活作息调整到专属的流程作业,一步一步活出内外和谐自己。
读后感:
这本书没有给我太大的惊喜,因某些章节已发布在作者的公众号,然而这本书内容非常扎实,结合了很多好书的要点,加上作者善用自己对大脑科学的知识作出逻辑的分析,让读者更能了解理论背后的意义。
比较暖心的是作者在谈及“让每天都有积极的开始”附上了QRCode的音档引导,引导读者如何通过呼吸,感恩和自我疗愈等……把心理素质调频到积极的状态。我甚喜欢她节奏适中语感温和的声音,跟着做的那些天感觉真好。
最后我认为斜杠这两个字,不仅仅是多种职业和收入的象征。斜杠更倾向于拿出勇气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一生匆匆,真如作者说的“真正可怕的其实不是死亡,而是死亡来临,我们才发现,竟然从未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过。”共勉之
朋友,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分享欢迎分享订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