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孩子犯了错,你在旁边喋喋不休,孩子不耐烦的拿着小手捂着耳朵,让你不要再说了;
有一天,给孩子检查作业,你跟他讲解题目,孩子听了一遍,当你提出让他讲解一遍时,他一个劲的说,我都懂了,还要不停的复述,你烦不烦;
有一天,孩子跟你说今天在学校玩得很开心,你接过话题,问为什么你到现在都没有写完家庭作业;
有一天,孩子玩了20分钟手机游戏,你上去制止,孩子没有继续看电视了,但他大声的呵斥你,他说他要公平、要自由。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不妨试试与孩子展开一次关键对话。
一、何为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有三种情况,满足其中之一的条件都是关键对话。
一是如果谈完之后,后果会有严重。比如与孩子谈完之后,孩子要离家出走,那这就属于关键对话;
二是谈话的双方的情绪都很激烈,两二人都在大声地嚷嚷。家里经常因为孩子玩游戏、看电视等家长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情闹得鸡飞狗跳;
三是双方的意见存在的很大的分歧,比如你希望你的孩子不要玩游戏,而你的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
关键对话的目的是让我们学会解决问题,而非让问题变得更严重,让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变得更融洽。
怎么与孩子进行关键对话呢?
说明如何来进行关键对话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原则。也就是展开关键对话之前,你需要认同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你要对孩子保持百分之百的坦诚,同时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尊重。
那这就意味着,孩子对于你来说,是独立而又有思想的人,他不是一个附属品,他也不是为了证明你是如何优秀的存在,孩子就是孩子自己。真正的为孩子好,就是应该对孩子做到绝对的尊重和坦诚,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有爱的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是从心开始。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ABC原理认知模型。A是事件发生,B是你对这个事的看法,C是你的压力状况。比如说你的孩子成绩考得很差,所以你的压力很大。
是什么使得你压力变大的呢?是你的B,是你对孩子成绩这件事的看法,才使你的压力变大。如果想要降低你的压力,想要降低你的C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是改变A还是改变B呢?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试图通过改变A的方式来改变C。
当你总试图通过改变A的方式来改变C的时候,你的人生会永远得不到喜乐,你的人生会永远处在痛苦当中。你总以为说A改变了,C就一定会改变,No。
实际上改变你的C最重要的方法是改变B,改变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也就意味着你的压力来自于你的心,你的烦恼痛苦也来自于你的心。管好自己的心,是进行关键对话的第一步。
如何引导自己管控好自己的心?问自己四个问题:这次对话的我的目标是什么?这次对话之后,我希望孩子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这次对话之后,我与孩子的关系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应该怎么做?
第二步,训练自己成为双核的对话人。什么是双核对话人,就是双核手机,一个负责处理谈话的内容,一个负责处理谈话的氛围。
谈话的内容需要在良好的氛围中才能起到作用。很多家长对着孩子唠叨的时候,一个劲的表达自己想说的,完全不顾孩子是否听得进,孩子已经不耐烦了,或者说是孩子明确的跟你说了,不要再说了,还是停不下来,那你有孩子之间的对话有用吗?能达到你谈话的目的吗?
很显然,缺少谈话氛围,这个谈话也是无用的。
当孩子的情绪激动了之后,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得这个对话回到安全区域继续和谐运转?有几条特别好用的小技巧,比如道歉,对不起,妈妈刚才太急迫了,并没有批评你的意思。
比如对比说明,妈妈找你谈话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而不是责怪你。比如创造共同目的,咱俩都希望你高效的完成家庭作业,能早点出去跟小伙伴去玩,对吧?
前面二步都做好了,有一个好的心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要开始关键对话了。
第一步:分享事实经过。只讲事实,不要添加自己的评论。比如,妈妈发现了今天做作业用了40分钟做了三小题。对比一下,你今天做作业速度太慢了,只做了三小题,还没有做完。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带有自己观点的话就会令孩子生气,他一旦生气,就开始跟你辩论,明明这三题都很难,我已经做得很快了等等之类的话,那继续谈话就会很困难。
第二步:说出你的想法。说出你的想法时,可以采用对比说明,比如,妈妈只是希望你能够在学业上有所进步,不想给你施加太大的压力,如果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妈妈随时都在。
第三步:征询孩子的观点。比如,妈妈想听听你的怎么想法?让孩子有说话的权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每一次引导都对亲子关系、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作为家长如何让叛逆的孩子变得懂事,我们如何说,孩子才能听,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掌握关键对话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