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工作是很开心的事。听力做起来容易,写出文本和注解单词还是太耗时了,而且我也不确定这些东西能不能真的起到它该有的作用。时间宝贵,尤其想到还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去完成,就会有点焦虑。而这个时候,小遛一下就是很好的解压方式了。有时候把随便哪里听到的BGM搜来放进歌单里,骑车的时候就放着就有挺新奇的感受。时间长了,这些歌也成了一个歌单叫做《乱七八糟》,里面有十几首歌的样子,星河万里,错位时空,嘉宾,不如,无期等等,不知道词曲作者,也不知道原唱和正在唱的歌手是谁。这种体验之于我也只是这个夏天才有的。各种新鲜的体验都会刺激到越来越固化的常态,所以保持新奇,全然接纳。
11点和兮小姐一起去大墨。她要去看我跟她说的那间全是动漫作品和手办的教室,我去跟佳佳老师学画画。刚好负责动漫教学的王老师也在学校,我就请他给兮小姐介绍一下。刚进教室,这丫头就被放满了半面墙的各种动漫手办惊到了。那是我完全不懂的领域,无话可说。兮小姐倒是大多数都认识,而且知道价格昂贵,看她惊讶的表情,感觉这半面墙值几年的房租了。
王老师对动漫的热爱溢于言表,对日漫和美漫的人物,创作者如数家珍,对两种漫画的风格特色,创作方式也是了如指掌。日漫更注重人物的美感,表情的丰富性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在,注重故事性,黑白比较多。美漫比较现实主义,更注重人物的光影与肌肉线条,彩色比较多。而且两种漫画的创作过程也有不同,日漫的工作方式类似工作室模式,漫画家是老板,负责故事和分镜,我理解的就是编剧和导演的工作,同时又是制作人和投资方,他要雇佣一些画师帮助他完成这个作品。由此想到了一部关于宫崎骏的纪录片,想想还真是如此,所以日漫的作者是作品的拥有者,也才会出了手冢治虫,宫崎骏,鸟山明这样的大师。而美漫更像是团队合作,或者说更像是一个流水线一样的流程,每个人负责一个步骤,甚至勾线和分镜,上色都是不同的人来完成。这好比是南方小城的家庭作坊,一个火机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家庭来完成,最后再组装起来。所以每一部作品都是技艺超群,但是完成的作品版权属于制作公司。真的是不同的运作方式到最后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日本漫画界,我们记住更多的是大师,而美漫,我们记得更多的是作品。这个部分毕竟是我不熟悉的领域,写出来难免诸多差池,日后再请教王老师。
教室入口处是王老师云游各地与各国漫画师的合影,很多亚洲面孔,看起来都阳光帅气。兮小姐似乎也认识其中的几位。然后是王老师收藏的一些著名漫画师的原创手稿,其中最厉害的就是Spider-Man作者的手稿。后来王老师也给兮小姐看了一大本自己的作品,引得兮小姐连连赞叹。王老师对漫画的热爱和专业水准都令人佩服,可惜兮同学只是喜欢看,不太喜欢画,拜师也只是我一厢情愿啊。
我今天画了一个可以装很多书的书包(真的很鼓),还学会了画椭圆的方法,画很多线,找点,连成线,还挺有成就感的,虽然我想画的其实是下面这样的。
课后和兮小姐去吃饭,聊起对未知领域的好奇,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有些困境不见的是坏事,它可以帮你从已有的模式里跳脱出来,把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在远处看一下自己的状况。顿觉欣欣然。途中接到电话,听到一个好消息,虽然没有特别明确,但似乎绝境处有了一个通道。很开心的与兮小姐相视而笑。越来越相信,没有哪一条路是必须要一直一直走下去才是完美结局的,不要为了这个结局而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不过如果没有这次的变故,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去想,如果不做这个行业了,我还可以做什么?这几日的思考还是有价值的,感谢百折不挠的内在小强。
夜晚带兮小姐去了荒原,她很开心的选了两本书,独自坐在咖啡区的一角安静的阅读。这般光景,甚是欢喜。此生与书结缘,无憾。
中年又添画画新技能(虽然还只是画了个书包),也为自己开心。离着百岁老人还有五十多年呢,可以去热爱的事情还有很多呢,小李,要向着光亮的方向自在地活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