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道歉信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外婆的道歉信》是“暖心小说之王”巴克曼的代表作之一,他在日常生活中讲故事,又在童话故事里讲生活,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位七岁女孩爱莎在她的八岁生日之前完成了去世外婆留下的任务,外婆是爱莎的超级英雄,而爱莎是“城堡”最勇敢的骑士。
一
爱莎的外婆是与众不同的,明明已经上了年纪了,性格却跟小孩子一样,胆大妄为,她曾经在凌晨一点半朝警察扔屎球、埋伏在雪地里吓唬邻居……但即使她麻烦不断,她依旧是爱莎最忠实的超级英雄。
爱莎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爱莎跟着妈妈生活,可妈妈的肚子里有着另一个即将出来与她争宠的弟弟或妹妹,爱莎用自己的固执抗拒着继父乔治,外婆为了维护爱莎的自尊,假装不喜欢乔治。
外婆把爱莎带到一个童话世界里,为爱莎的童年编织着美好的故事,用自己的行动支持着爱莎的独一无二,故事很复杂,直到外婆去世,爱莎也没有完全了解,但外婆又留下线索,让爱莎学会自己探索。
外婆把现实世界的人物性质分成了许多个童话故事代表人物,不管是别人眼里的“酒鬼女人”、和外婆抽着同种味道的烟的陌生男子还是整天呆在家里从来没有人见过的“怪物”,这些形象都是外婆故事里的重要人物,“犯了罪的海天使”、“守护公主的呜嘶”、“打败暗影的狼心”……
爱莎无法原谅外婆的去世,外婆的真实身份是医生,她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人,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在外婆去世前最后留给爱莎的“寻宝游戏”中,她留下的一封封道歉信,教会了爱莎原谅与接纳,也告诉了爱莎所有事情的真相,包括“酒鬼女人”、“怪物”与“呜嘶”……她的故事传达着一位普普通通的外婆对外孙女的疼爱,她的游戏教导着一位七岁小孩对世界多元的认识……
爱莎怨恨外婆救了别人却不爱自己的小孩(她的妈妈),可到了最后,她才知道,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妈妈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相反的,她一直在用她的方式守护着每一个人。
二
外婆带着爱莎闯祸,但她让自己的外孙女爱莎拥有了一项别人不一定拥有的特权: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有人站在你这边,即使是你的错;
当爱莎受到孤立与欺负时,当爱莎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时,当其他人要求爱莎“合群”时,外婆义正言辞地告诉爱莎:只有与众不同的人才能改变世界,平庸的人什么屁事都改变不了;
当所有人都厌恶深夜在楼道里唱歌的“酒鬼女人”时,当所有人都害怕整天呆在家里锁着门的“怪物”时,当所有人反感公寓里无人照料却时常犬吠“呜嘶”时,所有人只看到了其中一面,只有外婆的童话故事教会了爱莎:不是所有怪物外表看上去就是怪物,有些怪物隐藏在心里;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故事既可以是完全真实的,也可以是彻底虚构的;
外婆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爱莎建筑了坚固的城堡,后来狼心告诉爱莎,在不眠大陆里,那六个王国分别是“我爱”“我哀”“我敢”“我梦”“我舞”以及“我战斗”的意思,外婆用童话里的秘密语言教会了爱莎勇敢、原谅、守护、真爱与接纳,悲伤的故事要扔掉,勇敢的故事要品尝,并且永远不要丢掉做梦的权利……
三
外婆活着时给爱莎带来偏爱的童年,而故事的高潮却发生在外婆死后,给爱莎留下的“寻宝游戏”。它让爱莎看见了另一个世界。
在阿贝尔·加缪的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里有一句话:“痛苦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同痛苦并肩而行。”而在《外婆的道歉信》中,无论是外婆与妈妈之间发生的事、爱莎与自己父亲母亲之间的别扭还是外婆在“寻宝游戏”里揭开的这些邻居们的秘密:在海啸中痛失丈夫儿子的酒鬼女人、因车祸被救充满自卑的女孩再到后来被出轨的家庭妇女、在战场上受到刺激的而拥有心理阴影的“怪物”狼心……都在告诉爱莎生活的不幸,但即使遭遇了那些不幸,每一个人又都那么真实的活着。
《外婆的道歉信》是巴克曼用一个个啼笑皆非却又充满人情味的故事为大家讲述人生的爱、原谅与守护。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不管是绝望还是死去,统统都会过去,时间的齿轮从未停下,每个人都拥有原谅过去那个懦弱的自己的权利。
外婆在成为爱莎的超级英雄的同时,不仅维护着爱莎的自尊与幸福,而且也逼着爱莎去勇敢地接受生活的不幸,她与爱莎都知道跟死亡讲道理很难,对爱的人放手也很难,在外婆给爱莎的信中,她向爱莎说了很多很多的对不起,但她用尽了全力为爱莎打开了世界,不管是悲伤痛苦还是快乐甜蜜。她是世界上每一个七岁女孩的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