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朗读吧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的英文翻译为reading aloud,意思是大声地读。朗读,是一种开口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小学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为重要的途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大声朗读有助于学生专注力的培养,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有助于获得思想的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有助于记忆力与学习力的提高。
宋代大理学家大教育家朱熹非常主张朗读,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的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而且在朗读过程中,可以让某个字突出出来,让人更加能够理解读这个文字的意思。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和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
发掘特洛伊城遗迹的德国人希泊来,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天才。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许多国家的语言,其中用的便是大声朗读的方法。即使阅读相同的文章,他也一遍一遍地大声朗读,一直念到深夜。听说,希泊来数次被房东赶出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可是结果,每一门外语,他仅用了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都学会了。
朗读有技巧。所谓技巧,正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中心内容和思想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的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轻和重,扬和抑,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
具体的朗读技巧,关键在于朗读者要全神贯注地进入作品。所谓全神贯注,不是心不在焉,一心二用,而是在朗读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读中,倾注在朗读的作品中。所谓进入作品,就是把作品的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要主动去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要设身处地、寓情于景,加强形象感受;要尽力引发思想感情的积极运动状态,紧紧抓住与听者的对象交流;要在整体运筹之中具体加以把握。当然,进入不是陷入。进入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参与,积极地介入。而陷入是被动的,就会失去主动性,失去自由。进入则不同,它是一种清醒的、自觉的、自控的状态,能在体味作品中也觉察自我,能在情动于衷时还可以调节检验,时时评价,不会神不守舍,不会贸然失态。
但为什么有时不能进入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时是某种与朗读内容无关的思维活动闯入脑海,侵犯了注意中心,改变了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向,造成大脑意识与朗读背道而驰。有时,是朗读者以主观随意性强加于朗读内容和作品形式;有时是注意力不集中,忽进忽出,全无主动性;有时是强迫自己进入而不得,是为了进入而进入,丧失了内在的依据性。诸如此类,都应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犹如演员进入角色,有第一自我(被引动方面)、第二自我(能调节方面)的问题一样,朗读应该学会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自己在进入朗读内容时,有足够的、适度的控制能力,既不游离其外,也不陷入其中,真正掌握和行使朗读的主动权、自主权。
掌握好朗读的技巧,在于全神贯注地进入作品之中,经常大声朗读,养成习惯,好处多多:
一是有助于开发右脑。因为大声朗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己欣赏自己的声音,就像在水房里唱歌一样,久而久之,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在大声朗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这就很好地开发和训练了右脑。
二是有助于改变性格。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很小,如果全体学生每天都能坚持大声朗读课文及其它文章、书籍,很容易使学生爱讲话,性格也就会随之开朗起来。对于性格内向者,大声朗读真的很重要。大声朗读的习惯,对于积极的性格培养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是有助于口才提升。大声朗读,能使学生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相信自己,可以更好的、更高质量地参与未来事务的一种素质。演讲与口才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大声朗读,有助于练习语言,增强话语的流利程度。
四是有助于改进学习。大声朗读,可以改变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大多数落后的学生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读课文,或者大声读不好读不顺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使学生能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专注力,进而激发培养思考力。
五是有助于深入理解。大声读,使得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朗读者深入理解文章,把握作品的中心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长期坚持大声朗读,就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
六是有助于增强记忆。大声读需要集中精力,使大脑处于对外“排空”状态,专注于朗读材料上,有利于记忆所读的材料,进而有利于背诵。
七是有助于掌握语感。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由之路。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朗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就不能真切感受到文章的语感。
八是有助于领会美感。好的文章都有诗性美。所谓的诗性美就是音乐美、词藻美和意境美。特别是历代经典的诗歌美文,尤其值得去大声朗读,然后去背记。每篇文章都有着不同的诗性美,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而大声去读,可以将这种美淋淋尽致地还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叙述节奏和音乐美。
九是有助于解答问题。比如在数学解题时,如果能大声读题,效果一定会更好。对于需要广泛深入思考、牢牢记忆的学科如果大声读,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先好好朗读课文,如语文课、英语课,包括数理化等课,都可以这样训练。在解题之前,先把题目问题大声读一遍,养成习惯,有助于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十是有助于提高作文。大声朗读他人作品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无论是检查别人写的文章,还是修改自己写的文章,大声朗读一下,凡是读起来不顺畅的地方,往往就是要修改的地方。记住,想要不断改进,就去大声读一遍。写作之前,可以去大声读读别人的好的文章,写作之后,大声读读自己的文章,好好修改,加以完善。
总而言之,大声朗读,必将会使你受益终身。我的朋友们!大朋友,小朋友,老朋友,新朋友,大声去朗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