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30岁才要开始学习写作,是不是说有一点后知后觉?上初中的时候万全没想到,15年后会捡起作文来写,而现在,每次有感而发都可以轻松拿下1000字。那时写800字作文都要东拼西凑,极其不容易,也能看得出来,自己也曾是学渣一枚!
在短视频时代,策划和文案能力变得异常的重要,而自己写作能力实在是捉襟见肘,仅靠依赖AI是不能长久的,学会了照搬照抄,却学不会准确提问也做不到精准判断是否AI写的文章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角度是否具有新颖独到之处。那么在这种高效率的工作下,总有一天会把用户的耐心耗尽,当AI写的内容不再被他们追捧,最终还是要回归人类大脑创新和共情。所以,我决定,到处找方法提高梳理逻辑和写作能力。
今天是第四天日更,激情和灵感依然高涨,这几天都有觉得,想写的东西实在是多,每天看1000字的书籍都会带来很多的遐想。就像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一个过程。所有零散的知识都会在这一刻被激发出来,印证了一句话,书籍是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智慧之门。这句话是初二的时候写作文引用的一句素材,被语文老师当众念给全班同学听,一直到现在,记忆尤新!在这里插一句书里的经典(熵增定律)霍桑效应,他讲的是一个人被关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做出短视频,如果一直保存在硬盘里,没有发到抖音或者小红书上,不被看见不被反馈,那么你知道自己写的是好是坏,是别人喜欢的吗?我相信能坚持10年的人少之又少,而发布到公域平台上,各种点赞评论转发一系列的正负反馈,能激励自己继续创作的欲望。为什么短视频时代很多普通人都能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而爆火,被看见,被关注,便能拥有持续的动力。就好比我现在通过简书发表日更文章,也是希望被看见,即使每天就只有10几个曝光,也会有动力继续写,或许在写几篇,浏览量就会涨呢,现在不涨是因为自己还不够熟练!这是一种正向的盼头!
昨晚读到明朝那些事,作者提到如何成为一代名将?在现在,一般军师论坛里都会非常热闹,许多人都想成为带领千军万马的将领,奈何自己不是生在金戈铁马的时代。修炼成一代名将,需要经历6堂课,第一是学习理论知识,(孙子兵法),第二是实战经验,从小兵干起,亲身体验战场的残酷,第三是冷酷,在执行军纪和面对敌人时,要保持冷静不能被感情左右。第四是理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即使在全军即将溃败时也要冷静,发现敌人的弱点。第五是判断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依靠自己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是进攻还是防守吗,是前进还是后退,虽然身边会有很多的谋臣,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和主张,但随后拍板子做决策的人依然还是你,所以准确的判断力对一个领导人来说至关重要,第六则是坚强,韧性,屡战屡败但也要屡败屡战,经得住失败带来的心理上巨大压力,即使多次败在一个人的手上也要有勇气和毅力去挑战,战胜自己的软弱。胜败乃兵家常事,不气垒不放弃,不断总结方法和经验调整战术,最终走向成功!为什么提到这个,因为每个普通人的都在经历类似修炼名将的过程,只不过最终拿到金牌的不过就是20%罢了。而我自己,现在应该是在第二阶段,实战,写作。不怕自己写的烂,屡败屡战,且看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