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的学校假期过去了,用了两天去上了李崇建老师的课。价值200令吉马币。好,这次还好学校报效给老师们去上此课。
总的说,李崇建老师的课还不错,有内容但却不在主题内。课堂里我多次怀疑我是否走错讲堂了!明明上的是“课堂管理”,怎么感觉起来就像“家庭教育”!我差点暴走。。
不管了,最主要还是提取要素。首先是萨提尔德冰山隐喻。初次见面,多多指教!对这个冰山真心陌生啊。
这块就是那似乎“万能”般的冰山。好的,怎么解释呢?花200令吉去听听吧!哈哈哈!我只是开玩笑。说到底,这个冰山有两个重点。
1- Dotted line
2- 冰山
很抱歉我不知道dotted line华语是什么?就是那个点点点的线。它代表了时间线。而冰山代表着你在某个时间点,深入去探索一个人。探索什么呢?就是dotted line上面的 — 行为。
行为,也就是当下一个孩子做出的一个行为。你想要探索 并了解他为什么做出这个行为,接着再从中去了解该心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时间点)。比如,孩子突然闷不吭声,逃避现实。这是后你开始慌张,你可能在忙着整理家里、也可能正要催促他洗澡,但是该怎么办好呢?通常家长都会觉得,“他一方面定是懒惰洗澡了,给我看pattern”。
但孩子情绪那么不稳定,要是责骂起来就闹得不可开交,但要是讨好他的语气去要求他完成你要的任务,那他也许会觉得好烦。该怎么办?
使用冰山隐喻或许是其中一个好办法。深入去探索孩子为什么突然有这个举动。也许他心里有些不快。探索的方式在冰山隐喻里也有一套。首先先谈“感受”。
“感受”就是去知道孩子当下的感受。可以试问问孩子,“怎么啦?”尽量不要以“为什么”字眼提问。试试把自己的语气调整好,不需要讨好,只需要认真问他怎么了。开始知道他的感受后,再慢慢深入去引用冰山隐喻。“感受”绝对是最重要的第一部分。因为这是现代爸爸妈妈都忘了的一点— 感受孩子的感受。因为大家都太忙了,都只有时间顾自己的感受,干脆教育孩子也多顾虑自己的感受就好。这是非常不好的practice。
在接下去的冰山隐喻里,如果想要知道孩子内心的真正答案,千万不要把你的猜测放进孩子回答的选择内。怎么说呢,也就是不要把你的“期望”和你的“观念”驻进孩子头脑了还在后面加一句“你觉得呢”。孩子们绝对内心os:这根本选择题!不用想了!
这样给予孩子选择你也许觉得你只是把你的想法先说出来。但其实你已经在把你的观念驻入孩子脑袋里了。越来越没有主见的孩子,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不要怀疑,是你一手造成的。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事情的来由或解决方法,他们在学校有学习的,他们绝对可以认真思考并分辨对错。
那我谈到的只是很简单的表层,但是和孩子们对话也是有很深入的一个概念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然而在使用冰山的时候,真的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态。不但要标准姿态,也要沉住声音,尽量不要以指责、讨好、打岔或过于理智的语气和孩子们说话。因为那样是会给孩子压力的!
看看这四个人格,有没有想起自己也曾经或正在生活中扮演着这些角色啊?然而这些人格虽然在我们本身来说很正常,但是他却深深的影响了一个孩子的成长。所以,想要避免这样,还是得下一些功夫。不过要达到那个境界,真的不是简单!我上了两天的课,都还在懵懂状态!回来还得做功课呀。今天就先谈到这里!自我的部分需要再花时间写写。
回到最初点,虽然明明就想叫孩子去洗个澡罢了,搞到事情好像很严重,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多关心孩子。因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的好好贴近和了解孩子。一个不小心的,孩子可能会留下永远都抹不掉的阴影。这是现在很多大人们内心躁动、不安等等是有关联的。或许被一顿责骂,孩子内心就躁动得无法释怀,慢慢开始变得焦虑。要记得,小孩是脆弱的。
或许我们曾经也有抹不掉的过去,但是别把它驻进孩子的内心。找到真正的自己,放过从前的那个自己,就可以双手拥抱你的孩子!我在冥想的时候,哭得不停告诉自己不可以放弃,告诉了自己“别怕,也许你会辛苦一些,但是都会过去的。因为现在的我,很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