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定遇见自己」,一个致力于接纳自己,和伴侣共同寻找亲密关系的中年创业男,在这里写下自己的感悟
有一天你的老板找到你说:“张三啊,上次那个项目表现的不行啊,你要加油了”
你的反应可能是,
• “啊,老板对我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了”,
• “是不是下次再做不好就要炒我的鱿鱼了”
• “老板是不是觉得我工作不够努力,最近有些懈怠了,所以来敲打我”
天知道在这短短几秒钟时间里,你在自己的内心活动中将自己吓死了多少次,批斗了多少回,甚至这个还不够,回到家里还要邀请自己的老婆老公一起完成这项自虐工作。
回到当下,你只能战战兢兢的回答“好的,老板,我会努力的”。
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即便没有完全匹配,还有各种各样的来自周围人给你的看起来“负面评价”,然后再在自己的心里发酵,折腾的自己死去活来。
不瞒各位,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理解内心的感受。这种行为模式造就我一个看家本领,那就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我能敏锐的感知到在场的每个人的情绪状态,好的,不好的,开心的,沮丧的,并根据他们的情绪状态来和他们聊天。
只不过这种能力特别消耗意志力,不能经常使用,因为事后我都会很疲惫,以至于在一些我不在的场合我都可以关闭这项技能来节省体力。
为什么我们喜欢自我批评,难道是谦虚的优良品质?
完全不是。回忆一下童年 ,小时候父母是最喜欢批评你的人吧:
• 玩的太多,要批评
• 调皮捣蛋不听话,要批评
• 作业没写完,要批评
• 成绩太差,要批评
• 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关系太好,要批评
• 毕业找工作没找好,要批评
• 单身,也要批评
• 。。。
(当然一定有幸福的家庭,只不过从我身边人来看,少的可怜)
这样的一个父母就在小时候住进了你的心理,那时的你是弱小的,父母是强大的,并且严苛的,于是心里就有两个“人”就住进去了:
- 批判你的人(其实是你的父母),我们称他为:批判的父母
- 可怜兮兮的小时候的你,我们称他为:内在小孩
他们两个平时没啥,只不过喜欢在关键时刻出来捣乱,比如老板批评你的时候,女朋友和你生气的时候,同事抱怨你的时候,他们就来凑热闹了:
批判的父母:“你怎么又把事情搞砸了!”
内在小孩:“对不起,我错了”
说着,就低下头,委屈的掉眼泪。
这个动作是自动触发的,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习惯,就像我们走路从来不会去思考如何控制脚步一样。我们对自己的批判也是信手拈来,谁让我们前半生都在强化学习呢。
怎样才能不习惯性的批判自己
我要老实说,如果有经济基础和空闲的时间的话,建议直接找一个心理咨询师,他大概率能够帮助你改善这个情况。但是在此之前,也不防接着看,兴许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呢。
只需做到:看事实,讲道理,接纳自己的不足。
看事实
难度:2颗星
看事实,就是从事件本身出发,不带主观情绪的事实本身。
以开场的场景为例,事实可能是:
- 老板觉得我的能力无法胜任现有的项目
- 老板对我很不满
- 在那个项目上,我的表现没有达到老板的预期
答案是:3,很明显1、2出现了个人的推测
讲道理
难度:3颗星
讲道理,就是看到事实后,对它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
以开场的场景为例,那么我们就需要来找原因了,这得问问老板了,您为什么觉得我表现的不好呢?具体指的是那个维度?。。。,你们的对话可能是
你:“老板,你觉我我哪里表现的不好?”
老板:“你的方案都超出他们的预算了”
你:“可是,他们的要求就是很多啊,我们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老板:“客户看了你的方案,觉得里面有很多项目都可以砍掉”
你:“啊,张三给我交接的时候也没说啊”
老板:“那你下次长点心吧,现在是你复杂,你就需要把这些事情搞清楚”
你:“老板说的是,我一定注意”
哦,搞了半天原来是项目交接不清晰导致的。找到了原因,相信解决它就是简单事情了。
接纳自己的不足
难度:5颗星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要不这个问题复杂的多,情况恶劣的多。这时候“接纳自己的不足”就特别关键 了,只是真的不容易做到 。为什么不容易做到呢?还得说到批判的父母,这样的话是不是还记忆犹新:
• 你再不听话,妈妈我就不要你了
• 你下次还考的这么差就别认我这个爸,我丢不起这个人
• 开始考这么一点分,你对得起我们的辛苦吗
算了,我写不下去了,太难受了!
我们心里住着的批判的父母时刻在用威胁不去爱你的方式要挟你变成他们觉得好的样子,不去爱你在那个时候对你来说,就意味着死亡,死亡的恐惧谁能受得了,所以你怎么敢不优秀。
总结
所以,别人给你的负面反馈,千万别往“心里”去,因为那两个人你惹不起。
如果实在做不到“接纳自己的不足”,那也尽量做到看事实,讲道理吧。
附:
我给自己说,即便自己的作品没人看,没关系,我的老婆也不会离开我,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