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睡眠不好会老得快的新闻”,这时候大脑接受的是一个危险信号,如果近期你的身体也不适,那么这个信号会被加强,然后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你会刻意注意周围身体不好的人,就再次加强了“睡眠不好会老的快”这个心理暗示。
第二天你又看到一个新闻“睡眠不会影响身体状况”,这时候大脑接受的是一个正面信号,就没有危险信号这么强烈,虽然你当时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你的身体确实不好,而且周围的人也浑身是病,那么你大脑还是会自动执行“睡眠不好影响身体”这条指令,因为在现实中这条信息被证实了。
第三天你换了一个环境,发现周围同事每天睡五个小时,但是神采奕奕,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这时候“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身体”被证伪了,这时候你发现你自己的身体也没毛病了,从此默认网络模式被设定“睡眠不会影响身体”。
前几天饭桌上,我还遇见一女士说自己每天的睡眠不好,几乎每天就睡多么四~五个小时,但“安慰剂效应”起效果了,她每天都精神抖擞,让周边的朋友频频疑问“你睡得这么少,为什么精神还这么好?肤色也不错?”她就觉得是自己心态好,虽然睡得少,但她并不担心,睡着的那几个小时是放松踏实,几乎无梦的。
看,这其实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你的看法会因为周围环境因素,身体因素等而不断变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主观的世界之中。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思想,可以切实地,影响人的身体状况。你以为自己没睡好,你的身体表现就好像真的没睡好一样;你坚信自己长期煅练,初冬即便穿得比一般人单薄,你也从未觉得冷。
所以呀,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其实这把刀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别有事没事吓唬自己,一旦负能量满满的自证预言实现,该有多沮丧啊。
通过不断的建立正面体验,让你的“倾向性”更正面、更积极,直到随时随事习惯用积极正向的思维应对,你就将到达一个新境地。
“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一个能让答案一目了然、脱颖而出的视角”。最终呈现的画风大抵是:外表平静,但内心却有山水,多好!
事情还是这个事情,仅仅是你怎么对待,结局就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