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隐者的心境,诗意的人生

                            隐者的心境,诗意的人生

                                                                          ——贾岛与《寻隐者不遇》

 

                                                                     (一)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才华、才气、才能”,这三个词语常常理不清楚。依个人理解,“才华” 似乎专指“才”, 只是“华”字强调绚烂于外,为人所见;“才气”既指“才”,也指“气”,气质或气魄;“才能”既指“才”,还指“能”,能力、技能。“才”之所谓,大抵针对个人内在素养,有先天成分,但似乎也可以后天培养;而“能”,则完全是后天训练培养的,“才”高者未必“能”强。至于“气”,恐怕先天的成分居多,有些人生来就有气质有气魄,有些人怎么培养也缺乏气质气魄。

         唐代诗人中,才气最高的恐怕就是李白,这个应当没有什么异议。贺知章本身才高,他的《回乡偶书》《咏柳》都是绝好的诗,然而初见李白,即为之倾倒,呼为“谪仙人”,李白气质非凡而才华横溢,格局自高,让人不能不敬。李白作诗,雄奇飘逸,往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大体是因才高,别人没法模仿,学不来。


贾岛像

        相比李白,贾岛才、气都远远不如,格局也小得多,但李白人学不来,贾岛却能为人学习模仿。盛唐诗人最好的代表就是李白,中唐诗人却选谁都难以代表,因为中唐真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名家太多,诸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韩愈……似乎各有所长,但又谁都不够权威。众多诗人中,贾岛也卓然自成一家,深为后世所景仰。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浪仙),自号碣石山人,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出生时,李白去世17年,杜甫去世9年贾岛是一个真正从底层民间成长起来的诗人。唐人苏绛《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铭》说贾岛“祖宗官爵,顾未研详,中多高蹈不仕”,可推知贾岛出身微贱,这与许多出身世家望族的诗人不同。据说贾岛早年家贫难以为生,遂入佛门为僧。但又有说贾岛赴长安应试不第,迫于生计才栖身佛门。两说抵牾,但都证明他确实是一个贫贱诗人。他的还俗大体与韩愈的劝导有关。佛门经历对他的性格形成、创作风格和创作旨趣影响极大。

         贾岛还是唐代苦吟诗人的代表。他擅长五律,耽幽爱奇,苦吟成癖,常常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唐才子传·贾岛》),遂成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他没有李白那样的才情,但是苦吟弥补了不足,终于使他在灿若繁星的唐人诗坛脱颖而出,并且自成一家。晚清学者许印芳《诗法萃编》说贾岛“生李杜之后,避千门万户之广衢,走羊肠鸟道之仄径,志在独开生面,遂成僻涩一体”。闻一多《唐诗杂论》认为中晚唐诗坛贾岛与“韩孟”“元白”并为三足,认为“晚唐五代为贾岛时代”,可能高估贾岛,但也说明贾岛成就、影响都很大。贾岛曾在韩愈门下为弟子,但最终能在诗歌上同韩愈分庭抗礼,他沉溺苦吟的创作态度、奇涩精辟的五律特质、清寒幽僻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闻一多又说,“贾岛毕竟不单是晚唐五代的贾岛,而是唐以后各时代共同的贾岛”,后来几乎每个时代中都能看到贾岛的影子。《唐才子传》里还说,晚唐李洞、五代孙晟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这已经到了迷信的程度,恐怕是贾岛本人从不曾想到过的。

        以微贱出身,以苦吟成就,而终后世留芳影响深远,贾岛再一次证明:勤奋是这个世界上最可宝贵的品质!对相当多的文人而言,贾岛的意义要大于李白、杜甫,因为李杜高不可攀,而贾岛却可能复制。

         在一般读者印象中,贾岛既然是一位苦吟诗人,当然孤僻内向,沉溺在个人的内心世界,但是贾岛留下的不少赠答诗作证明他的朋友圈其实很广,决不是一个“宅男”。当时许多名流都与他往来。韩愈是他的老师,对他最为欣赏;姚合是他最好的朋友,两人并称“姚贾”;李益、孟郊、王建、令狐楚、卢仝、朱庆余等人都曾与他过从甚密。这些诗作这些朋友向读者证明,贾岛原来也是一个性情中人。《贾公墓铭》里还说他“长材间气,超卓挺生”,似乎贾岛也曾是一个帅哥,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这都与读他的诗的感觉颇有不同。



         贾岛最有名的的故事就是“推敲”而遇韩愈,在韩愈的引导下踏上人生的另一层境界。《唐才子传》里还曾提到贾岛的另一则轶事:“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曰:‘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 ’帝下楼去。继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这个故事人物有误。宣宗公元846年才即位,而其时贾岛已去世三年。

         时至今日,不少地方都有纪念贾岛的古迹。据说贾岛墓就有三四处之多。北京房山区有贾公祠,专为纪念贾岛而建。其他地方也有贾岛祠,又有贾岛寺、贾岛吟诗台等等,不一而足。苦吟让历史永远记住了贾岛。

 

                                                                     (二)

        唐代不少诗人都写过寻隐题材的诗作,如李白《寻山僧不遇作》、刘长卿《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韩翃《寻胡处士不遇》,等等,但艺术成就和影响都不如《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成为唐代寻隐诗作的典范。这首诗也有人认为是唐代孙革所作,诗题是“访羊尊师”,不过孙革不以文学称,除此诗外也别无所作,所以一般都将此诗归入贾岛名下。贾岛诗作多有“意思蹇涩”“气韵枯寂”之评,但《寻隐者不遇》却明白晓畅,气韵生动。全诗“自是妙音,所谓不用意而得者”(明代高棅《唐诗正声》),流畅自然,如溪流自山间潺潺向原野,无纤毫滞涩;语句明白如话,“意味闲雅,脍炙人口”(明代俞允文)。


         历代对《寻隐者不遇》多有研究论述。个人以为,《寻隐者不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情节生动,二是人物形象鲜明。正是这两个特点使它从众多寻隐诗作中脱颖而出。

         先说情节生动。诗歌偏重抒情,讲求含蓄蕴藉,但限于篇幅和文体自身特点,一般不以情节取胜。但《寻隐者不遇》却是一个特例,虽然只有寥寥二十字,情节生动却不让小说,一般都认为得益于诗人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构思全篇,而且不是一问一答,是三问三答,并且寓问于答。相当多的读者分析这首诗时都只着眼于四句诗句,而忽视了诗题。其实这首诗的诗题“寻隐者不遇”非常重要,与全诗浑然一体,既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也是全诗生动情节的“前传”,交代了问答的背景,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诗题曾被定为“访隐者不遇”,后定为“寻”字,表明诗人当时与隐者并不熟识,只是仰慕,隐者的住处自然也难以确知,不可能轻易地找到。所以诗题“寻隐者不遇”还暗含诗人探寻隐者的曲折过程:一路的青林翠竹,一路的山花溪流,一路的山径逶迤,一路的山光物态,一路的山中幽趣。固然希望尽快见到隐者,但诗人并不着急,山中风光吸引着他感染着他,诗人的内心是闲雅的,是冲淡的。

        一路赏玩山景,一路留心,终于寻到了隐者山居。一般诗作多写山居环境,但《寻隐者不遇》没有具体写周围环境,而把主要笔墨放在寻者(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上,但又把具体问话省略了,只写童子的答语,以童子答语暗寓寻者问话。这是作诗的笔法,不同于小说可以铺开。童子三答暗寓寻者三问,一问深似一问,一答深似一答,情节一层一层展开、推进,极为生动。三问三答之间,问者的神态和语气,童子的礼貌和热情,读者都可“思而得之”。末句“云深不知处”既是写童子的答语,也是借童子之口描摹山中景致,青山苍苍,白云悠悠,给读者无尽遐思,隐者的高洁、淡泊和神秘也都寄寓其中。


        《寻隐者不遇》不是小说,却有小说般生动的情节,画面感很强,而用笔巧妙精简,这是《寻隐者不遇》远超同类诗的原因之一。

         再说人物形象鲜明。诗歌不以刻画人物见长,但《寻隐者不遇》却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且是三个人物,这是一般诗歌不能企及的。诗中三个人物,寻者(诗人)、隐者和童子,隐者是主要人物,是全诗着意表现的对象。与许多诗作不同,诗中隐者始终没有正面出场,刻画隐者纯用虚写,全是从侧面表现:一是借助环境描写表现,二是通过写寻者、童子进行烘托。诗中没有集中的环境描写,而是散在各句:苍松兀然,青山巍然,白云悠然,写景中含有比兴,暗寓隐者风骨、品德和气质。“采药去”三字则是借童子之口交代隐者的日常,他超凡脱俗,但并不虚无缥缈。四句诗似乎都游离于隐者,但实际上无不是写隐者:他高古脱俗身居云山,他苍松为侣白云为友,他行踪飘忽采药济世,这样的人怎不让人钦敬,这样的生活又怎不让人思慕?

         诗中次要人物寻者(诗人)与童子的形象也很鲜明。童子其实是隐者的影子,全诗并未着意写他,但从他与寻者的问答中不难看出他的彬彬有礼和热情。既云童子,则年龄不过六七岁,而言语行止已如此从容,自然得益于平时隐者的言传身教,则隐者风度、气质、品德可想而知。写童子,烘托隐者的意思非常鲜明。至于寻者(诗人),全诗同样并未着意,但全诗是从寻者的视点来写,所以寻者的情感、审美趣味和人生追求都自然得到了展现。寻者对隐者的思慕,对见面的迫切,以及寻而不遇后的淡淡怅惘,读者都不难体会,这些丰富的情感使全诗读来如嚼干果滋味醇厚,寻者的形象也自然展现在读者眼前。另一方面,寻者对隐者的种种情感又烘托了隐者的高洁和神秘,使隐者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清代吴烶《唐诗选胜直解》认为,《寻隐者不遇》是“设为童子之言,以答寻问之意,不必实有此事”。有学者认为,《寻隐者不遇》真正想表达的是诗人的那种追求隐逸超脱但又无法摆脱俗世羁绊的遗憾和无奈,诗中的“寻”实际是一种追求,隐者实际是一种境界。这种说法很有道理。读这首诗,隐者是谁无关紧要,我们感悟的还是诗人(寻者)借以表达的人生追求和审美趣味。中国历代都有隐士,隐逸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精神追求。贾岛本来就曾是出家人,他欣赏的是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寻隐者不遇》中的隐者其实是他内心的一面镜子。

        少年时读《寻隐者不遇》,即非常倾慕,高山之中,松柏之下,何等悠游!中年时再读,才觉出隐逸的不易,有多少人能毅然决然抛开一切而入深山?那是怎样的彻悟?诗意人生的同时,又等价放弃了多少?

         今天我们未必要隐居,但心灵的自由应当是大多数人共同的追求。生活节奏日快、频频受制于外,无法遵从内心的召唤,坐下来,读一读《寻隐者不遇》,能让我们蔓生一种隐者的心境,体验片刻诗意的人生。

                                                                                                                              2019-10-3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51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0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0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6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7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3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35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6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