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人愿意一生平淡如水,无欲无求;有人愿意波澜起伏,有高远的追求,不管是对于物质的欲望还是自我实现。
按部就班的出生长大、受教育、工作、恋爱、结婚、生子、退休、看孙辈……然后,然后就这样了,这就是一生。也许不是因为写作,我不会做思考,而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英语老师。不算很高的愿望,跳一跳够得着。
英语于我从来都是相爱相杀的故事,从初中全班的倒数,拿着练习册到处问同学开始入门,至高中不费劲就可以把它考好。上英语课做理综、数学习题,没见我数学有提高,甚至高考满分150英语分数比满分300分理综还要高。说起来实在丢脸,请原谅我这个学渣。
考大学时,报的专业是经济学与英语,我想它在我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这是唯一确信只要我用功了,就可以做好的事情。我当然不能与那些大神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优于过去的自己就很好。
每次看到电视上的明星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人对谈,看到周围的朋友是从事英语相关的工作,就心生羡慕。去阳朔看到与外国人旁边的中国人朋友对话,都竖起耳朵听。我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没能学好,这肯定与不用心有关。
前段时间与学霸龚凡在在行上约谈,给我的建议就是做你擅长的事情,那我想,我唯一比周围的人好的,不就是英语么?可以自己一个人背着小书包去小树林几个月,可以在19天攻克6级。大学最后悔的,就是没有拼尽全力学英语,那么多牛人,不是由于英语而跳出本来的圈子么?李尚龙、特立独行的猫、剽悍一只猫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提到一个盲人按摩师潜心三年学理疗按摩、走南闯北在北京立足的故事。一个盲人都能为自己那扇门潜心学习,刻苦地磨练自己,我们为什么还要鬼哭狼嚎,哀叹自己境遇的不幸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就要去学习,三年五年又算什么,一个盲人按摩师尚且用三年来追求一个小小的梦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知乎上问:“21岁开始努力来得及吗?”里面有一个历史老师说,“难道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努力了吗?”非常有个性,伴随着这个作者不断前进,从倒数考上985大学、练一手漂亮的字、做最老的学生完胜小朋友学钢琴。他说,不要太注重无关紧要的看法,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人不怕笨,就怕被网上言论影响得连自我超越的勇气都没有了,那才是可悲。更巧的是我在下面看到一句评论:“去年我开始自学编程,一年后的今天我是一名数据挖掘工程师,今年我34岁初中学历,你说你晚吗?”所以,我想两年后,做一名英语老师。
明天生活得好不好,取决于你今天怎么过。为了将来不再后悔,追随内心是你唯一的法宝。只有追随内心,做自己想做并喜欢的事,你才会开心快乐,实现想要的人生。反正我先努力看看,又不吃亏。
我还年轻,鸡汤我要定时喝,也可以自己煲自己喝,毕竟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走路带风,脸上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