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饭
在书中有个小故事是讲修行者吉姆跟一行禅师一起吃橘子。吉姆掰了一瓣放进嘴里,还没开始之前,又掰好另一瓣准备送入口中。他几乎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吃橘子。一行禅师对他说“你应该把含在嘴里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才惊觉自己在做什么。当时的情景就好像他根本不是在吃橘子,如果说他吃下了什么,那是在“吃”他未来的计划。后来吉姆因为反战入狱,一行禅师给他写了封信说”还记得我们一起分享的那个橘子吗?你在那里的生活就像那个橘子,吃了它,与它合了一体。明天,一切都会过去。”
听到这个故事时,我觉得这就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就像吃饭这件事,我们每天都在做。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吃饭已经变成一个动作,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吃饭,一边追剧看综艺一边吃饭,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分散了,我们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那菜是什么味道。就像故事里所说的,我们吃的并不是食物本身,我们在吃“未来的计划”,我们在吃着“时间”。正念的方法,让我们重新把吃饭还原到吃饭本身,用味蕾去感受食物本身的味道,吃下去,让它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
正念的意义
樊登老师后面提出很多人听完正念的讲解,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让生活回到本来的样子“饥来吃饭,困来眠”,没有分别心去对待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这么生活有劲吗?有意思吗?我想起了之前在说《奇葩说》里面有一期的主题是关于上进心,在这里面辩手之一飞飞说起他的朋友窦唯的现状,曾经影响亚洲音乐的大咖,现在每天吃的是最简单的面食,出行是用破旧的自行车,对商业广告等毫无兴趣。还有据说面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衣柜里全是灰色的T恤,每天都穿同一个款同一个色的衣服。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生活都很简单,难道他们就过得没劲了吗?我觉得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把精力都节省出来,才能全身心地去创作音乐,创立起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摆脱了社会惯性,按照自己 想要的方式去生活, 这难道不正是最有劲,最有意思的生活吗?
所以我觉得正念更像是一种方法论,让我们能保持专注地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到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上面。保持正念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就会多了一双发现生活美好与觉照自天己内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