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终于看完了《乡土中国》,大学刚入学的时候就从学姐那里收到了这本社会学经典名著,非常惭愧,只是浅浅翻了几页就搁置在宿舍的书架上落灰,上上周开始翻起来的时候发觉非常好翻并且大有获益,让我觉得很了不起的是费老创造或者说运用了许多的专业词汇,但是却并没有让我感到晦涩难懂,印象最深的还得是文字下乡那几篇,农村人与城市人并无智力上的区别,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需要用到的知识不同,因而才会产生农村人“愚”的印象,也因此在乡村那样的熟人社会和方言社会中,文字并非必需甚至是累赘的,要想真正让文字下乡,乡村就必须先一步自生巨大变革。这让我想起了上学期《社区概论》中所看的《被告山杠爷》,在此书中也有非常相似的类比,如果我能提前阅读,或许当时能写出相对来说更成熟一点的文字吧,不过现在也颇有收获就是了。
后记的最后一句:“愿我这涓滴乡土水,汇归大海洋”,太喜欢了,能从后记中看出来费老也是认真研读学习积累了许多才会有这般成就,而有这般成就后依然虚心求教,将更长远的研究托付给未来的青年,颇有大家的事了拂衣去之感…
茵同学在大学发的朋友圈,代为发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