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首发于头条号【影像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已荣获今日头条「青云计划」优质图文奖。
乌镇,位于浙江嘉兴,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积淀的江南古镇。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东为青镇,河西为乌镇,后并入桐乡县,统称为「乌镇」。乌镇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水系发达,镇上民居商铺临河而建,依河傍埠,桥街相连,岸边绿柳成荫。撑一艘乌篷船,仿佛就能超越千年时光,一品“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
沿着细雨微润的青石板路,徜徉于一条条宽窄小巷,两侧,明清时代的建筑鳞次栉比。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者主题略有不同,前者为旅游观光,后者为休闲度假。
乌镇的建筑虽年代久远,历尽沧桑,但大部分依旧保存完好。在一些屋檐的梁柱间,许多刀工精致、设计考究的木雕图案依然清晰可见。
黛瓦白墙是这里典型的建筑风格,青苔遍布的瓦楞间,斑驳皲裂的墙垣上,不羁的藤蔓在肆意生长,红得如此率性,又红得如此写意。
这里有深宅小弄的情调,亦不乏临水人家之悠闲。
乌镇除了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这间坐落于古镇中心观前街的「立志书院」,便是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幼时求学之所。书院前身为闻名江南的「分水书院」,后毁于清军战火。新书院名字取自于程朱理学家张扬园先生的治学格言:「大凡为学尤须立志」。
乌镇还是著名画家、诗人木心先生的故居。木心美术馆坐落于乌镇西栅,在元宝湖上临水而立,与乌镇大剧院隔湖相望。馆长由木心先生的学生、画家陈丹青先生担任。
一家丝绸店门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坐在街边,全神贯注地向大家现场展示着一种古老得近乎失传的手艺——缫蚕丝。在这种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农耕时代手工作坊式的制作工序注定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有诗,也要有酒,否则枉为「鱼米之乡」。游历乌镇,当然少不了去「三白酒作坊」。屋檐下,墙角处,堆放着一坛坛酒瓮,层层叠叠,自成一景,连空气中都氤氲着缕缕酒香。
酒坊始创于1872年,是乌镇著名老字号,三白酒由「白米、白面、白水」酿制而成,原汁原味,饮之甘甜醇厚,品之余韵犹存。若没有了酒,江南水乡的诗意也将锐减三分。
除了像酿酒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乌镇还保留了「染布坊」这样的传统作坊。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代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代迁址于此,是蓝印花布的制作基地和集散地。在这里,你能看到染布传统工序的演示。
这个名为「昭明书舍」的旅店,得益于乌镇历史文化的熏陶,在装饰和设计上处处透着「书香」的气息。走廊的天花板上,一排排复古竹简垂悬而下,质朴优雅,古色古香,契合这个千年古镇的气质。「昭明」一词取自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后者曾在乌镇设馆读书,景点「昭明太子读书处」因此而得名。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濛濛细雨,细雨朦胧,又为「水墨江南」的底色增添了一抹诗情画意。
天色将暮未暮,两岸的人家亮起了昏黄的灯光,朦朦胧胧,如点点星光,若隐若现地点缀着古镇幽蓝的夜色。
白莲塔寺,乌镇西栅的最高建筑,矗立于古运河畔,在夜色的掩映下,显得宁静而又神秘。
入夜,临水商铺的灯火倒映河中,是乌镇夜色中最温暖的色调,倚桥而望,如坠穿越千年的梦境,如痴似醉,留连忘返。
「卿月花灯彻夜明,吟肩随处倚倾城。」且取一盏花灯,寻向灯火阑珊处。
影像派,专注摄影,专注影像。
关注【影像派】,一起成为有影响力的影像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