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听到《君子于役》这首歌,恍惚间顿觉悲从中来。
《君子于役》是《诗经》国风里的一首诗。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恬?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出征在外丈夫的诗,双眼含泪地告别深爱的丈夫,独自一人在家苦苦等候着他。看着天上的云卷云舒,守着日出又日落,牛羊去又归。可久居在外的丈夫,何时才能归家呢?前方战事可吃紧?天气如何?受没受伤?可有好好吃饭?
相爱的两个人,等待着的那个人往往是最难熬的,因为从他离开的那一日,从此看什么都有他的影子。春日挑红柳绿是你,夏时清涧蝉鸣是你,秋末大雁南飞是你,冬季雨雪霏霏是你。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我不知道一个女子需要多坚强才能日日夜夜提着一颗心盼着心上人回家,战乱时期的守候总是让人心酸。
忆起前不久看过的名为《识途》的动画,识途的战马已回,可等的人却永远回不来了。
持灯的女子轻施粉黛,着一身红装,静立城墙之下,等着今日出征归来的意中人。
雾霭隐约之间,一匹受伤的战马若隐若现,可,马背上却没有归来之人。
忆起出征之时,意中人说的等他回来娶她,可,终是食言了。
她曾说过,他归来之时,她会穿着亲手缝制的嫁衣十里红绸来迎他;
若是,他回不来了,那她便着素衣执白绫,做他的未亡人。
看这部动画的时候被视频中“竹箫”“马头琴”“中国鼓”惊起一身鸡皮疙瘩,显目的红色,肃静的白色,无不让人深感其伤悲。这是一段段感情的无可奈何,也是一个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杜甫的《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中便是让人读之心碎。
从前读杜甫的三别,只道是战争残酷,百姓疾苦。而今再读却惊觉此为一女子嫁一人,终一生的故事啊。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弃绝蓬室居,塌然催肺肝。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永痛常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刚成亲不多时,丈夫便要出征,妻子虽有抱怨却也愿意布衣钗裙等他回来,世间之事自然都不能随你我只愿,只愿你我共比一心。担惊受怕过了几十年,终于因年事过高不用服役,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却因战事严重不得以又得重回战场,此时的丈夫已然两鬓斑白,腿脚不便,老态龙钟了,可现状如此,年迈的妻子泪眼婆娑地与他道别,因为这一别就是永生了。再后来,妻子再也没有见过丈夫了,也没有见过出征的儿子了,因为丈夫离开的三年后她就去世了,临终前她很庆幸自己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每次都是看着他们离开上战场,这一次便是她要离开了……
只要战争不止,这样的女子都将重复这样的一生。
都说“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太平之际尚能鸡犬升天,而乱世之人却只得命如草芥,马革裹尸。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可,还有路选吗?生于乱世,别无他法。
他们本应该趁着春光和煦,粉面含羞,描眉画钿,凤冠霞帔,十里桃花满怀期待地嫁于自己所爱之人;婚后布衣钗裙,他在外射雁,她在内烹饪,偶尔弹弹琴也有他的鼓瑟相配。虽未开口说爱她,但看见小玩意儿总会给她带会几样;晨起懒梳妆,他会嗔笑她懒而后替她描眉整装,看着他在练字也会将笔夺走,含笑问他鸳鸯二字怎么写呀?
这才是他们这一生该过的日子,可生活往往都不能随人愿,偏生枝节让人知道它的厉害。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