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落后
问:平均水准以上就是不落后吗?
答:过去,我们通常凭感觉,觉得平均水准以上就是不落后了……
这个感觉肯定是有偏差的——为什么呢?
首先人们的感觉永远是有偏差的,经常被用来证明这一点的是这样一个现象:
接近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宏观来看,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可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平均水准以上啊!”——关于几乎每个人都自认为高于平均水准这件事,还有个专门的词,叫“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
除了“乌比冈湖效应”以外,心理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研究。
比如“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说的就是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这些心理学的偏差研究不是没有依据的。
比如那些平时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人,最容易瞧不上别人,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只不过自己不屑于去做而已。
反倒是那些真正出于领先位置的高手会格外的谦虚,甚至低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达到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什么,付出什么,自然也就不会盲目骄傲。
过度自信似乎是我们的天性。当评价的对象是自己的时候,这种效应尤为明显。不然也就不会存在那么多,制定时就注定完不成的新年愿望了。比如每三天要读一本书。
与此同时,我们又习惯性地低估他人。选择性输入使得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部分,而忽略那些本应该被注意到的优点。比如他虽然已经坚持写了半年文章,不过写的还是很烂。
这种系统性的偏差,恐怕只能用“冷冰冰”的科学来纠正,比如分数和名次。
不要觉得这样做很残酷。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一直选择回避问题,等到问题真暴露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已晚了。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们并不能感知这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也就是说,用来支持我们“结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远非全部的,只不过是我们所能够感知的周遭而已。于是,一个井底之蛙在它的世界里确实处于平均水准以上又如何呢?
问:那到什么水准才算是不落后呢?
答:在教育体制里,人们把“及格线”放在60分而不是50分,某种意义上也是有道理的,那“多出来的10分”,可以算作是一种“修正参数”。这其实多少有点残酷,因为那个及格线明确无误地声称:40%以后的都是落后。不过还好啦,学校里的大多数人都是能做到考试及格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虚情假意的“宽容”相当于“温水煮青蛙”,也是全球当今所有所谓“正规教育体系”本质上很糟糕很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们等于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妨碍了大多数人的“免疫能力”正常发育。
步入社会之后,有些相对敏感的人可能早就发现了,几个这东西几乎是完全没有用的。实际上,20%之后都是落后——因为,20%的人占有了这世界中有限的资源中的80%……“二八定律”貌似无所不在。而且那定律还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897年研究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中发现的——这一转眼,一百多年都已经过去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别说是20%,就连超过平均线,都足以给他们创造优越感了。
更有人拿着“比下有余”的幌子,不断安慰自己。我可能不算好,不过我比那谁谁谁强。我可能这方面不如他,不过我在其他方面可不比他差。
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件事都比别人做的好,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应该逃避自己面临的困难。
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麻烦守恒定律”吗?如果这是你应该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它就一定不会凭空消失。
总是拿着“比下有余”的借口去回避,最终就会发现自己在这种假想的优越感中,和别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正在解释更为残酷的事实:
弄不好,百分之一之后全是落后。
问:所以,在当今的社会,若能做到前百分之一,就不落后了吗?
答:也不一定,百分之一这个标准还是太“宽容”了。
就现在的社会来说,移动互联网相当于已经连接了所有人。
所有人被连接起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周遭,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可以尽量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无论哪感知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
许多年前,有个小朋友,从一个很小的地方考入了清华去了北京。在那个时候,这个小朋友离开老家去了北京,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说,这个小朋友从他原本的世界里消失了,他原本的那个世界里的人其实再也看不到他了,再后来,他最多只能是个传说。后来这个小伙伴离开清华,去美国耶鲁读书,这意味着说他在清华读书时所经历的那个世界里消失了;后来他从耶鲁毕业,掌管了耶鲁的基金——他曾经在国内经历过的那个世界里,是不知道他的变化的,根本看不到此人驾驭只是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过程……这不是杜撰,此人姓张。
可现在不一样了:事实上,这个过程弄不好每个人都看得到。
2008年的时候,我开始批量辅导国内的小朋友申请美国大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考入了哈佛、耶鲁、MIT、斯坦福、卡内基·梅隆、约翰·霍普金斯……在那个时候,他们离开了之后,就基本上等于他们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所存在的世界里消失了;每年出现一次,或者两年出现一次,仅此而已。可到了2013年,他们开始发朋友圈……此后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名校研究生、博士毕业,在硅谷或者纽约工作,年纪轻轻,动辄年薪15万美元,还不算bonus,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此外的时间就是用来学习新东西,四处游历……放在过去,他们只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们正在用知识改变命运,可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他们消失了,在他们消失了的世界里,“知识无用”是一个必然实现的自证预言。现在呢?他们的朋友圈时时刻刻就放在那里,整个世界都看得到,他们不会消失,他们就是存在,他们的生活在清楚地告诉别人,知识就是有用的,知识就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起码可以迅速改变……
最近的一两年,各种各样的知识贩卖社群层出不穷,都做得很好。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看到了,原来那些成功的人(或者简单粗暴:赚到很多钱的人),真的知道大家很多不知道的事情,自己不知道的方法,怪不得自己做的不如人家。从另外一个角度,传统的所谓正规体系教育不够用了,比如,产品经理这事儿,大家突然发现学校里完全没有这东西,有些大学开了,也没用,因为没有真的专家肯去大学教书……那怎么办?赶紧买啊!
最后再举一个大家都看得到摸得到的例子:《李翔商业内参》,到现在已经超过7万订阅,199元/年的售价,而且这个数字还可能增长。也许1400万人民币并不多,但这个数字已经是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年利润的1/5到1/2,甚至更多——那些公司可不是一个人构成的,通常要好几十人才能创造李翔一个人创造的利润。换言之,这相当于李翔一个人避过了99%以上的小出版社……多可怕?
当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异明显可见。——就是这样。
甚至,这种渴求已经成为一种恐惧——害怕落后的恐惧。
事实上,确实应该恐惧。因为有个恐怖的事实,早就放在那里,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 过去,百分之四十之后是落后;
· 现在,你以为百分之而是之后是落后;
· 现在,实际上很可能百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 将来,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还有另外一个更为恐怖的趋势:机器人在崛起,人工智能在崛起,大多数人正走在越来越没用的路上。想想罢:你身边有多少人真正懂“大数据”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用厂里推测一下,整个人群中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概率统计?——这可是理解“大数据”的最基础的知识啊!我给你算算。
2015年国内在校大学生人数大约3200万,其实这只是适龄人群的1/10左右。你再想想看,在校大学生里,有多少人真正认真学习概率统计,然后有能力把这基础知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1/10不到,不夸张地讲,甚至1/100都不到……那就意味着说,最多只有百分之一的适龄年轻人有基础、有可能去学习、理解大数据的意义。大数据的理论真的没多难,但它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的,因为获取大量数据这事儿本身就是特别特别高的门槛……再乘以一个1/100罢。到最后,人群中仅有万分之一不到的人,甚至十万分之一不到的人,有能力、有机会掌握大数据技能,并且利用这个巨大的优势获取更为巨大的回报,不是吗?
问:听了这些,感觉越来越焦虑,怎么办?
答:在大数据面前,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是没用的,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的,都是被研究、被引导、被赚取的对象——这很残酷,但知道不知道好,虽然痛苦,但还有希望,因为你会因为那痛苦而挣扎,还有希望;不知道很惨,没有痛苦,却也已然没有希望,几乎等于已经死去。
也许这会令你焦虑,但这种焦虑使用得当的话,就是有价值的。因为恰当且足够剂量的焦虑,有个很好的替代词汇,叫做“危机感”。没有危机感的人就是那种将来注定变成无用之人的行尸走肉。
……放心,我们一定有办法解决“危机感”所带来的焦虑。
不知不觉,你已经至少有了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
1.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2.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问:比较自己的排名,要用多大的圈子才算合适呢?圈子太小,会盲目骄傲,圈子太大,又会妄自菲薄,丧失信心。
答:范围的大小确实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要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人比人,气死人”的说法了。
实际上每个人对于相同范围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比如同样是小圈子,有些人会觉得,我在这个小范围内能做好,那再大一些估计也没问题。同样是大圈子,有些人会觉得,我现在还差这么多,那要好好努力争取成为前20%。
其实范围的选择只是为了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既不应该盲目骄傲,也不必妄自菲薄。
就像我知道自己从来都不完美,甚至在很多地方完全是“残疾”。但这并不妨碍我朝着尽量完美的方向努力,尽管我知道永远也达不到。
范围只是为了帮你客观地认识自己,如何对待它其实在于你的心态。
问:怎样能成为前20%的那群人?
答:若是你能做到长期持续,就足以淘汰掉80%的竞争者了。
我个人大概是在2005年底,以33岁的“高龄”开始大量持续写作的。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11年,按我的算法已经快两辈子了。
现在能查到的第一篇文章是《练习托福听力的小窍门(一)》。由于没什么积累,能写的东西实在不多,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我一直写下去。
直到有一天终于有了足够的文章,集结成了一本《把时间当作朋友》,帮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财富自由。
写作这件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体力活,只要你不断地写,就会越写越好。
总体来说,这个世界还算公平,真正付出的人最终就会领先。即便结果来的比较慢,但一定不会辜负每个人的努力。
所以说,如何成为前20%的那群人,方法可能并不复杂:若是你能做到长期持续,就足以淘汰掉80%的竞争者了。
这其实还算是保守估计,不信你看看周围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许下的新年愿望。
你甚至不一定要做的足够好,只要能够不停的向前迈进,你就会发现其实能够陪你走完这段路的人并不多。
问:感觉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的想法确实经常在脑中呈现,每当自己想要选择一个突破,想要努力时,这个想法就会跳出来:你现在已经不错,你看别人也在玩,你要劳逸结合,要适当地玩。怎样破除这种想法?
答:用这种手段麻痹自己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他们最常见的表现就是:
永远只选择“比下有余”。
我可能不算好,不过我变谁谁谁强。我可能这方面不如他,不过我在其他方面可不比他差。
“劳逸结合”固然没有错,不过它不应该成为逃避困难的借口。实际上,能否拉开差距都取决于你是否硬着头皮把最难得部分啃了下来。
别人在玩,那可能是因为已经攻克最困难的部分,而如果你只选择做简单的工作,那就不要用劳逸结合的幌子为自己找借口。
问:有些时候会有一些错觉,觉得我的英语已经不错了,能看懂文献了。但是心里也知道,实际上水平差的远。
答:在英语学习这方面,大部分人掉进去的坑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
我当初还在写博客的时候,有个读者留言说自己看国外的网站,大约30%完全没有问题,50%不会的单词在十个以下,20%不会的单词在十个以上,一般不会超过三十,这究竟大概在什么水平?
我当初的回复比较直接: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读中文的《读者》,大约30%完全没问题,50%不会的单词在十个以下。20%不会的单词在十个以上,一般不会超过三十,这究竟大概在什么水平?
我相信你的回答大致应该是“这和文盲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么”。
其实不光是学英语,任何技能的打磨都应该尽量用一个高标准去要求自己。
这个世界整体的趋势都是在加速,想要领先,你需要击败的对手可能并不少。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才会大一些。
问:中国人的年平均读书不到五本,我每年读书超过了平均数,然而感觉并没有什么用,并没有使自己的经济情况好转。是不是真的一年要看100多本才可以呢?
答:阅读量的调查每年都不会缺席。
先是统计出一个平均阅读量,然后和去年的数字比较一下,看看增减。然后再和其他国家比较一下(一般都会少一些),然后感叹一下还是有差距,最后呼吁大家多读书。
其实调查这种事,并不一定完全靠谱。尤其是设计到读书这种数字的时候,得出的数字多少都有些夸大,毕竟90%的司机都说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准以上。
说起阅读量,大家更多关心的是“数量”,我倒觉得把重点放在“质量”上可能更靠谱。
用这个标准去考核,一年认真读一本非虚构类的(Non-Fiction)好书,可能比读100本言情小说更有价值。当然不排除有些小说确实写得很深刻,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纯粹依靠读书量的排名给自己安慰,可能不是一个好方法。不妨把关注点放在“学以致用”上,看看自己看了这么多书,有多少用在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上。
总的来说,真的尊重知识的人永远是少数,他们也不太会记得自己读过了多少本书。对他们来说,读书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并不是用来和别人比拼的数字。
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落后了,更可怕的是你知道自己落后了而没有行动。而行动了一段时间后,你又忘了自己还是落后的,从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我一直感叹于大脑的神奇。
之所以说它神奇,是因为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这就好比你用锤子不光可以钉钉子,它还可以反过来钉自己。
这也直接导致人类具备了别的动物所不具有的能力:反思。
正如你所说的,没有反思能力的我们可能压根不知道自己落后了,或者现在知道了过段时间又忘了。比起这些,落后本身反倒显得没那么可怕了。
正因为有反思能力,我们才有可能发明文字,记录自己的错误,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最终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所以不要浪费掉这宝贵的能力,多去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所处的位置。意识到自己落后了,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缩小差距。
问:以前我的口头禅是“差不多就行了”。直到看到老师说的,那些优秀的人早已从你的世界消失,你已经沦入落后的80%,然后还盲目地在这80%里寻求差不多……
答:“差不多”是最好的自我麻痹。
每件事情都做到领先的人不多,每件事情都做到差不多的人却不少。
因为从来都没有跨过那道门槛,大部分人都会习惯性地低估门槛的高度,认为自己已经到了眼前,再迈出一步就能顺利踏入领先的行列了。
即便那些优秀的人没有从你的世界消失,你能看到的也只是他们光鲜的一面,而无法真正体会到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
想要打破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最好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你马上就会破除在其他事情上“差不多”的幻想,转而踏踏实实认真做事。
事情的发展多半类似,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先把一件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