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经历两后四帝,权倾朝野。作为太监,他是宦官干预朝政的鼻祖。
这太监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我们来看看蔡伦这个太监是如何从铁匠铺一步步走上权力之巅的。
我们只知道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他是一名太监,还是一个首席太监。
蔡伦,出生在东汉时期的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以打铁为生。
由于,连年征战,所以打铁铺收入还是不错的。蔡伦幼时在乡学启蒙读书,学习《周礼》,《论语》等书籍。
除此之外,他还对冶炼、铸造,种麻、养蚕等行业,有浓厚的兴趣。
永乐十八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在位的皇帝是汉明帝。
他读书识字,又善于察言观色。一年不到就从小杂役太监升级到小黄门。很快,他入了窦皇后的眼,被带到跟前伺候。
古时候太监不是谁都有资格伺候皇帝和妃子的,大部分太监在宫里就是普通杂役,有的一辈子都没机会见过皇帝的。
只有有身份的太监,可以在黄门里等候皇帝或者后宫的差遣,所以就叫黄门了。
黄门分为小黄门、中黄门、黄门侍郎,最大的是中常侍。
因为蔡伦不同于其他太监,他自小熟读典籍,聪明伶俐,很快被窦太后重用。
窦皇后的祖父窦融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出身名门望族的她,虽位居皇后,却多年没有子嗣。
宫中的妃子们都是母以子贵。窦皇后看着儿子已经立太子宋贵人,和有儿子的梁贵人,惟恐威胁到自己的后位,急需一个能除掉她们的人。
这个人就是蔡伦,他在窦皇后的指使下,栽赃陷害太子刘庆的母亲宋贵人“挟邪媚道”。宋贵人屈打成招,服毒自杀。她的儿子,从太子之位被贬到了清河做了诸侯王。
之后,窦皇后又指使人诬陷梁贵人,并抢了她儿子刘肇过继到自己名下。
七年后,汉章帝去世,汉和帝继位,窦皇后成了窦太后,因为汉和帝年幼,窦太后独掌大权。她提拔蔡伦为中常侍,属于高等宦官。
十年后,窦太后去世。汉和帝迅速对窦太后的势力下手,蔡伦却安然无恙。因为,他不仅取得了汉和帝的信任,又有了新皇后这座靠山。
新皇后名叫邓绥。她从小心思机敏,她从一个贵人,一步步赢得汉和帝的青睐,最后登上皇后宝座。这中间,宫中的大红人蔡伦功不可没,因此邓皇后特别信任蔡伦。
邓皇后很有才情,她喜欢写字、画画。但是,她又不喜铺张浪费,崇尚节俭。可她写字和作画时,用什么材料是个难题。
用丝绢、布匹,价格高昂。用竹简、树皮这些又很笨重。她的心愿是有一种既便宜,使用又方便的材料。
蔡伦得知后,他要求进入制造皇家专用物品的“尚方局”,担任尚方令亲自监督。
蔡伦每个休息日,都闭门谢客,不眠不休的做实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蔡伦终于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造纸方法:利用树皮、破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造出了植物纤维纸。
这些纤维纸,在东汉得到了全面推广和使用,受到了皇家的赞赏。一时间,蔡伦名满天下,纸张还被命名为“蔡侯纸”。
你还不知道的是,他不仅发明了造纸术,还制造出了“尚方宝剑”。
汉和帝练剑时,不慎把天子剑弄断。他要问罪于尚方局的人,蔡伦自告奋勇说会重新做一把剑。于是,他专心钻研制剑之法,他深知铸造一把上乘之剑,淬火的过程是关键。
为此,他不仅仔细查看制剑过程,还专程向制剑高人请教,甚至亲自试验淬火技巧。
终于,蔡伦督造出一把利剑,得此好剑,汉和帝龙颜大悦,想褒奖蔡伦。蔡伦说,这是他份内的事。这让汉和帝对他另眼相看。这把剑,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尚方宝剑”。
可惜,汉和帝比较命短,不到三十岁就死掉了。邓绥从皇后成为了掌权的邓太后。邓绥当上太后两年,就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她只好从皇族中挑选一个人来继承皇位。
这个人,就是窦皇后当年贬黜的太子刘庆的儿子刘祜,这时他13岁。
刘祜即位,史称汉安帝。最初,邓绥一直把持朝政,她封蔡伦为龙亭侯,封地三百户,可以说是太监最高位置。
封侯后不久,他又成为了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满朝文武想要见到掌权者都要先经他传报。
蔡伦的好日子持续到邓太后去世前。邓太后病逝,蔡伦失去靠山,汉安帝正式执掌朝政。
很快,汉安帝知晓了当年蔡伦陷害其祖母宋贵人的真相。他下令蔡伦前去认罪。自小饱读读书的蔡伦,知道此事败露,只有死路一条。
他只想死的体面一些。于是,他沐浴、穿戴整齐,服药自尽。
蔡伦死后,后人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发明家。有人说,他为了上位不择手段,人品低劣。
为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