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雪芳
很久没听歌了。被一首歌带出了无限的情绪。
北京,北京
去北京之前,同时问了两个朋友,南京和北京选哪个。朋友说,南京吧。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去了北京。
这些年,一个人去了很多地方,所以我好像并不会觉得,去北京有何不妥。
我在南京认识了一山东大妞,然后一个月后,我们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
我拉着行李箱,兴冲冲地出门。我跟老妈说,我感觉像大学开学了。老妈载着我去了南京南站,一路堵车,我基本是狂奔到的站台。
山东的妞已经在站台等我很久了,列车还有两分钟到站。
我们要去北京学花艺,妞小我几岁。
那一切,如此陌生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南方和北方的不同。
北方的列车,让从小在南方的我,感觉自己并不是在同一个中国。
没有了熟悉的乡音,没有了南方的嘈杂,我也没有了身份的认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福建,在这里是多么小众的一个词。
我一不小心就代表了一个渐行渐远的省份。
山东妞很少接触福建人,我们聊了一路。她说她在看《老九门》。
我像上学时一样兴奋与忐忑。竟不知道南京到北京的距离。
我有几个同学之前在北方上的大学,感觉跟上了他们的足迹。
不真实的感觉
我们去了朝阳区建国路的学校,和想象的一样。
我们自己去找了酒店和住宿,跑了好几条街,跑坏了鞋,还淋湿了包。
我说,我感觉并不那么好。但,我们还是住了下来,一青年旅馆。
浪漫的文青。房东和猫,来来往往的租客。
一同学说,她在南京并不能心安,像突然闯入这个城市一样。
北京,对我来说,何尝不是呢。像北漂一样。
青春,是一段兵荒马乱,一段逆流成河
教室里,老师会播放音乐。
地铁里,妞说了很多的话。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安安静静的。
乔任梁走了,妞很伤心。我说,是否家里有某个人曾经突然离开。
她说,有的。
她同学来北京看她,我们一起吃了饭。我一直不知道北方的同学情是一种怎样的状况,感觉和我们也是一样的。
我和她,她哥哥三人一起去了天安门。
她走后,我一个人去了故宫,去了798。我发誓我再也不会留下来,等到最后了。
太悲伤。
就像大学一样,青春散场。留你独自面对。黯然神伤。
今夕何夕
北京回来后,睡了几觉。一睡就是好几个月。
说好的花店没有开,说好的同学情,我不知道如何面对。
他们都说喜欢大学时的我。我很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