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苏《给父母的建议》一书中,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孩子在出生后到学龄前的几年,都是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和认识这个世界,父母的作用无可替代也至关重要。
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人的参与,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年轻一代最刻不容缓,学校,家庭教育是教育发生的主战场,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教育学修养,将会直接影响儿童思维发展的进程。
有学者观察研究发现:同一年龄的幼儿,如果长期只有孩子间的交往而没有长者的精神影响,他们的思维发展就会迟缓。只有每天都能和长辈接触的环境,才是适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环境。因此,提高家长的教育学素养,让他们帮助儿童形成和发展思维,才是最重要的事。
首先,用语言唤起儿童的智慧。书中提到了阿克巴尔的故事,证明了人的环境在生命早期对于儿童十分重要。2-7岁是儿童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儿童通过周围世界获得海多的知识习惯,形成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基础。这时期,他们接触到的不同事物,会引发他们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眼睛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耳朵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用手触摸到的不同软硬质感的物体,都会带给他们全新的体验,和极大的好奇心。这时的父母,应该开始用语言与儿童互动交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智慧。如果此时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甚至完全没有参与,造成的后果,即使是最能干的教师也无能为力。
在兽群中长大的孩子,等到十几岁回到人类社会,即使学者们努力帮助他们,教他们说活,他们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人类了,因为这些2-7岁在野兽群中度过,没有与人类沟通,大脑半球的皮层细胞始络处于最原始的未开发的状态,大脑未被激活,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并永远无法被激活了。可见,家长的语言启迪与智慧教导,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
其次,在大自然中发展儿童的观察力和求知欲。“情绪记忆在幼儿的感性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多事实证明,幼时使儿童产生过深刻情绪体验的事物,会给儿童留下妙不可言的印象,使他终生不忘。”书中提到的情绪记忆,是指让儿童体验到愉悦、兴奋、紧张、害怕等情绪的事物,会使儿童产生深刻的记忆,丰富儿童的体验,同时扩展儿童的词汇。
幼儿时期进入儿童意识的词汇是否鲜明,是否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强弱,而只有在大自然中,儿童才能亲眼见证众多词汇的真正含义,大自然能激发孩子的情绪,使他的语言变得生动。所以,请家长们多带孩子去大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