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微信读书”上最近有一个“元宵节活动”,可以领取免费书籍。幸运地是,我第一次就抽中了这个奖项,于是,我的书架里又多了三本书;不幸地是,我发现书架里的书实在有点儿多了。
最初,决定下载 “微信读书”,是因为这款读书软件评价确实不错,书也比较多,同时有不少的免费书籍。综合考虑以后,我的手机里多了一款叫 “微信读书”的软件。
打开软件,在书城的免费区逛了一圈,我把一本叫《中国大历史》的书放在了书架上,以作为闲暇时的读物。而后,觉得一本书太少了,又选了三本,方才感觉心里踏实了。
然后,我又如同发现新大陆似的,看到 “微信读书”上有一个分享的活动,每个星期都能免费得到两本书。就这样,书架上又多了五本全本书籍。
接着,便是最近的这次活动了。至此,书架里已有十三本全本书籍,曾经只需一页的书架,现在却要滑动页面才能看到之前收藏的书籍。
也许,有人会疑惑:十三本书不算多啊,花点儿时间就能读完了,这算得了什么?可是,帐不是这样算的,且听我给你道来始末缘由:
一方面,手机读书毕竟只是我的副业,在工作之余,在旅途上,读上几页,以打发无聊的时光,缓解紧张的神经,如此而已。这是因为,当有大把空闲时间时,我更愿意拿上一本纸质书,静静阅读,而不是盯着手机屏幕。
另一方面,再来说说书架里的这十三本书。这些书并不是像网络小说那样的快餐文学,都需要细细品味,而品味是需要时间的。再者,从页数上来说,《中国大历史》有3806页,《武则天大全集》有10810页,《鲁迅全集》更是达到了38959页,仅这三本书的体量来说,就已经够我消化一阵子了,更何况还有另外十本书呢。由此,读完这些书的时间已可想而知。
所以,以这两方面而论,阅读完这十三本书,于我而言,实在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虽然把这些书放在书架上,确实是出于我的喜欢,但这样的喜欢实在太让人沉重了。
免费是一件人人喜闻乐见的事情,可由于免费而使我的生活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样的免费,我宁可不要!
二
这不免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高中的时候,我学会了在网上买书。第一次,在商城中左挑右选,买了几百块钱的书;第二次,又买了一二百元的书;就这样,又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是第N次。在那段岁月里,差不多每年都有一次这样的购买行动。
渐渐地,书架上堆积的书越来越多,然而我看书的频率却越来越低。于是乎,书是越买越多,没看的书也越来越多,可看过的书却是越来越少。
现在,我已经基本不再买书了。看着书架上满当当的书,除了自豪,我的内心中更多的是一种负罪感。买书而不看书,这该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这本应是一部因喜欢书而买书以至于更喜欢书的喜剧,到最后却演变为了为买书而买书终至不敢买书的悲剧。归根结底,还是自己自作自受。
三
稍稍从书页上移开一下目光,看看自己,再环视周围的环境,就会看到许许多多类似“书架悲剧”、“买书行动”的事?为什么会这样?我看还是人的占有欲太强了,见到任何喜欢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即使自己的身上已无装东西的位置,却还想继续往身上添,这样导致的结果必定是自我毁灭。
就像手机上的软件一样。随着手机内存不断变大,手机里能装的软件也越来越多。有的人就喜欢往手机里装更多的软件,不管有用没用,只要自己喜欢就去装。到最后,装不下了,他却说:“什么破手机,才装这么点儿东西!”其实不是手机内存小,而是他的心太大了。说白了,依旧是占有欲的问题。
人的占有欲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我们需要为自己加上一道道限制,也遏制占有欲的无限扩张。
停下脚步,做一次整理,将那些无用的东西统统抛掉,我们才会生活得更轻松,更快乐。因而,这样的停顿不但必要,而且需要保持。如同一部手机,刚使用时流畅无比,过了一段时间就必须进行一次清理才行,而这样的清理之后你会不断去做。不过,也有些东西历经一次次清理,却依旧顽强地显示着自己的存在,甚或绽放出新的光辉,这些沉淀下来的东西,就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人生就是一次做减法的旅程。
所以,我说:“免费的书,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