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说我学语言有天赋,因为他们觉得我的口音很好,或者,学的很快。但事实上,我觉得“天赋”这个词很缥缈。
因为只有我自己记得在进入大学时我自我介绍说不出5个句子,L和N根本听不出也发不出的状态,而不是大家最后知道的我可以用英语自由表达的状态。
所以,我也不是真的有什么天赋。或者说,“天赋”这个东西你没办法去衡量或者确定。我只是很清楚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经受的训练。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花了同等量时间(我们假设大学四年,或者高中三年)所同一所学校由同一些老师训练的人,都得到同样的结果 。
而这部分的差别,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会学语言”和“不会学语言”的 差别。这就像健身一样,用正确的方式健身,用正确的方式饮食,用同样的时间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1 会学语言的和不会学语言的
这一部分呢,其实不想说很多。之前在迷思(关于学英语 你知道的或许都是错的)的文章里大部分都说过了。
其实直白点,这些都是借口,也可以说是“不想学 ”的理由。事实上,不想学甚至是不喜欢学语言,都没什么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觉得自己“堕落”或者“不上进”。
如果你不是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只是暂时学来玩玩或者是学着试试看呗这种状态,根本不需要因为其他人说“英语有用”而学。
因为学语言要有明显成果需要时间见效果、需要持续付出努力、需要一个切实能推动你的动机,无论这个动机是什么。
这份动机,有的人,比如《和各国人都聊得来》的作者,是对语言的激情。(读了你就知道,然而激情也不是必需的)
而有的人,比如我同事或者要出国的朋友,就是工作或者学习的实际需求。
而对于我,只是调剂无聊生活的兴趣外加未来可能的价值,我觉得学语言就和打游戏一样,不停地通关不停地被虐然后逐渐获胜。差不多的性质,我打游戏太差了得不到的乐趣,从学语言这样的事情里就可以。何况,万一以后用的着呢?我不是赚了吗?!
所以,如果你也在学语言的念头和实际行动之间犹疑,先想想清楚,究竟自己的动机是什么?这份动机是不是能够推动自己不断地行动?如果找不到,那就做点别的让自己有动力的事情吧。
2 会学语言的人告诉你该怎么学
最近读到一本书,我觉得很有意思,叫《和各国人都聊得来》 。
这本书的作者简直就是语言狂人 -- 以不同熟练程度掌握了十二种语言(英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汉语,匈牙利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泰语等等),还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语言学习博客 Fluentin3months.com,帮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更好地学习了语言。
而这本书就分享了很多关于他“安排三个月计划学习一门语言达到流利”的经验与方法。
我并不觉得所有人3个月都达到这种程度,毕竟这三个月需要全日制有效投入。但是学习的过程与经验却是共通的,所以我结合了自己学语言的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语言可以怎样更有效地学。
1)你以前的学习方式都错了啊
书里有一点我十分认同,就是说我们常规的语言教学模式是违反学习规律的。
我们总是学音标,学单词,学阅读,学写作,最后最后才开始讲话或者几乎不讲话,所以才成了哑巴英语。其实,误认为“这才是学外语的方式”我们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因为我们盲目地跟着所谓的“权威教育”走而“不思考”。
我们学母语是什么过程?学外语又是什么过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巨大的差异要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习得?关于这一点,我想借用牛老师文章里的一段话,太切合不过。
“就拿小孩子学习语文来说吧,六岁上学,一步步学拼音、汉字、造句,到了三四年级才开始学写作文,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了。如果让两岁的小孩子学写拼字和作文,相信大多数父母都觉得是扯淡。
可是,我们自己的外语学习经历就是这样的扯淡!(尤其是经历过哑巴英语和考试为取向的教育的人)。”
所以呢,真的别继续这样过去传统的方式就是唯一的方式了好吗?
2)现在就开口
那么,不按照传统的来,要怎么做呢?
现在就开口说吧。把它放在每一个阶段的重中之重。
你说你还说不了什么?那你学了什么啊?学了几句就说几句呗,小孩子不就是这样吗?听到什么学什么。
在学习语言的初期(如果你觉得自己基础差),比如前3个月,你就不要处心积虑地设置什么宏伟目标了吧。你就找一本最最初级的教材,听到什么说什么。用三个月的时间,把初级的内容都说出来。
如果你做到了,你真的不会觉得语言很枯燥很无聊很没成效。我相信,这就是游戏里的打小怪,每多说一句,就是打死了一个小怪,升了一小级。而学语言,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打怪,从打小怪到打boss的过程。
3)重新定义“流利”
说到学语言,我们都需要目标,尤其是阶段性的目标。而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人的一个难点所在。一个还没能进阶掌握语言的人,确实比较难给自己定义阶段。
但是,如果我们脑子里都想着“自己一定要某天流利地说外语”却没有对“流利”有个实际的认知和阶段性的分解,那基本上任何一个小怪都不能让你满足,只能让你觉得离“梦想”更远。
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一下“流利说外语”的概念。而这也是我们学习语言的长期目标。
如果以下是你对流利的概念,咳咳,别学外语了,你的母语能到这种程度哇???
参加一场哲学或者其他复杂话题的辩论。
交谈时,没有任何犹豫和停顿。
使用复杂词汇和高级词组。
交流时不会引起任何误解。
和生来就能说这种语言的人一样参加任何自由讨论。
我觉得如果你带着这种目标开始学一门语言,就是你带着“我要成为维秘天使”一样开始健身训练。。。。无论你练多久。。。你很可能都成不了维秘天使(拜托,天使一整个世界就那么些好么)。
所以,制定合适的目标,合理地定义“流利”,才是每一个会学语言,想学好语言的人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
书里列举了欧洲语言测试的标准A1、A2、B1、B2、C1、C2,我觉得挺好的,比较现实。而且这些等级考试有效性是终生的,因为测试的就是实际的使用状况,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嗯,我在说什么,你懂的。)
所以,花一些时间做一些计划,把自己“流利”的目标按照不同的标准拆分,再制定相应的学习累积计划,一点一点地去做。
慢一点,完全没关系。
你会发现,如果你的计划合理,执行的时候并不会特别痛苦,而这种持续的累积,必定会让你比没有计划的人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4)你真的绕不开语法
我很喜欢《跟各国人都聊得来:三个月外语流利术》这本书的理由之一还在于,这本书非常实在。因为太多不实在的书鼓吹不用学语法。
哪有这种鬼话。。。你怎么能不学语法?你只是不需要从学语法开始,你也不需要把语法当唯一的重点来学而已。
学语法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吗?这和我们之前说的不冲突吗?
当然不!
在A1和A2的阶段,语法并不是特别关键,因为我们的表达都是倾向于简单。我们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语法做支撑,所以我们侧重于交流和表达的练习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后边,你需要更多地交流,更多的表达,甚至在一定进步的基础上你会想要让自己更“正确”的表达。
相信我,你真的不会永远觉得“只要自己能说,说的对不对并不重要”,迟早有一天你会有点在意自己的表达正确与否,然后慢慢纠正。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定的语法学习了。所以,将语法逐渐地按照“小剂量”添加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
不要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要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 “更正确的表达”来学语法。而当你有一定程度的表达时再学会比较合理。你说,还不会说话的人,你会让他学语法然后写作文吗?
5)寻找和使用适合你的方法
适合自己的方式真的很重要,但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固定的方式一定适合谁不适合谁。适合与不适合,都是因人而异的。这就和方法一样,在一定的原理基础上,会有很多种训练方法,每一种都对一些人有效,对一些人不那么有效。
我们除了不断地尝试,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对尝试结果的观察对比和选择之外,别无他法。
比如,这本书的作者还有我的好朋友,都很喜欢也很适合用聊天的方式学习,无论是软件聊天还是当面聊天。而我却不喜欢,因为我觉得在一个人面前慢慢憋话出来交流的感觉十分痛苦,简直无法忍受。所以我更喜欢上课,自己朗读,背诵,准备小话题presentation再去和别人定量交流的方式 。
再比如,我喜欢看电影,而我的朋友喜欢看真人秀。我喜欢听音乐剧,而我朋友喜欢听新闻。我喜欢看高效法语视频,而我朋友喜欢看纪录片。等等。
这些都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式。没有哪一种是最优,只有哪一种对你相对最优。而我们的任务,就要不断尝试,不断了解自己,找到并持续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3 学好语言有方法,却没有捷径
说了那么道理,剩下的,就是好好练吧。
好好练你的耳朵,好好练你的舌头,好好练你的记忆。
总有朋友来咨询我,说自己基础不太好可以从什么材料开始。
而事实上,我觉得如果你确定自己基础不太好,又确定自己希望学好一门语言,那就该先做好打持久仗并在持久中给自己找乐子的准备。而不是急匆匆地没有方法没有思考地开始点什么。
之前说过,当我们想把一件事做好的事情,在急匆匆地开始做之前,应该先花点时间了解一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毕竟,我们肯定都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对吗?先去了解一下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你很有可能马上会碰到。
所以,基础差的朋友真的先别急着伸手要答案。先好好读一读这几本书:《跟各国人都聊得来:三个月外语流利术》、《人人都能用英语》、《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好好读了,想了,你一定会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