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别哭
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
朋友别哭
我陪你就不孤独
人海中
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
高中的时候,总有人喜欢在广播站点放这首歌,老师说太煽情,会影响学习,可是,总有人逆势而为,乐此不疲。于是,每次踢完球回到课室,一边擦着汗,一边嬉戏着,一边哼着这首曲,在悠然动情的旋律下,我们匆匆地毕业了。至此,约定好的每年一场球赛,就再没机会聚齐所有人了。
曾经的那些队友、同学、朋友,回过头去找,才发现,很多已经找不到了。
很久以前,我们似乎都有很多朋友,一起上课的是朋友,一起打球的是朋友,一起看比赛的是朋友,朋友的朋友,哪怕说过一句话,也是朋友,只要彼此承认,对方就是你的朋友。
现在,我们好像被迫接受了朋友的“确切”定义:能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个体…
我肯定这会成为友谊的嫁接,只是,在偌大的朋友网中,我们与有些所谓的朋友正渐行渐远,直到相交的轨迹成为一个平行的轨道,彼此相望,再不联系。
一个人有多少朋友,这点对所有人来说,从来都是公平的。你有你的独立人格和社交爱好,我有我的高尚情操和交友习惯,你的朋友外向开朗,我的朋友矜持内敛,有关系么?没有,因为我们同样也成为了朋友。
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有些人离开你,即便你接受不了,但请相信,给自己一些时间,你真的会彻底忘记。
经常在帖子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朋友越来越少?
然后在帖子下面,总有人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长大了,留在你身边的都是真正的朋友。
我也曾故作深沉的跟帖:不是你朋友越来越少,是你奢求的太多,他们给不了,只能离去。
为什么我们的朋友圈子越来越少?确是成为了很多人亟待解决的疑惑。
我朋友很多,不在乎少你一个
世界很大,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有十万分之一的几率,某人在未来会成为你的朋友,有百万分之一的几率,某人会成为你的好朋友。
不论在校园还是社会,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你不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也不奢求我是你分享悲喜的唯一对象。有时间,吃个饭,没时间,抱歉,我太忙了。
对待朋友,特别是普通朋友,我们总会有一种失重的优越感。明明你只是把对方当普通朋友,但却很畸形的奢望对方把你当成好朋友,从而满足自己渴求的被依赖感。
很典型的案例,我有两个同学,简称A和B。在大多数人看来,A和B是很好的朋友,读书那会儿更是形影不离,她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出了社会后,也许是性格问题,A很快就有了新的朋友圈子,而B由于相对内敛,一直中规中矩,周末经常主动找A吃饭。
一开始,A本着好朋友的身份自然欣然赴约,可是时间长了之后,A发现每次都拒绝同事和其他朋友的聚会会影响自己的社交关系,于是渐渐疏远了B,而B表示谅解,依然时不时约A吃饭。
到后来,A跟我聊起这件事,她认为,B对她太依赖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要处理,她不可能只有B一个朋友。我没有告诉B关于A的想法,只是在那段时间之后,B便不主动找A了。有一天,A跑来问我为什么她和B最近不找她了,我想,B也不可能只有你一个朋友吧!
当你们习惯相互依赖的时候,你是她最好的朋友,当你只习惯依赖或是被依赖的时候,你正渐渐失去这个朋友!
我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了
在很多电影中,都能看到熟悉的桥段,女配角抱着女主角哭成泪人:“我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了,你不要我了!”
接着女主就会自带光环的安慰到:“你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然后结尾就是三个人成了很不协调的好朋友。
实际上,从一个对方最好的朋友沦为和别人共享一个好朋友的局面,或多或少会有人难以接受。正如当你满怀期待的准备和最好的朋友去一趟诗和远方的时候,对方计划再稍上她一个你不认识的好朋友,你肯定又有些许的失落吧!
《萤火虫小巷》的主人翁,塔莉和凯蒂从14岁到40多岁的友情修炼中,也经历了猜忌、嫉妒、愤怒和伤害,当结局重修于好的时候,凯蒂却永远的离去了。
现实中,存在着很多类似的友情,但你不是塔莉,对方也不是凯蒂,你无法保证你们的友情能深刻到跨越20多年还一故如初。有时候,友情比爱情还经不起时间和猜忌的考验,这一秒,你决绝了,下一刻,你的生命中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好朋友出现了。
突然想起一个很微妙的现象:外向的人似乎会比内向的人拥有更多朋友,处女座在十二星座中似乎拥有更多知心朋友。
放至今日,这个现象好像被无数案例和事实佐证,处女星座代表:胡歌和范冰冰,在圈内外好友无数,更是圈粉无上限。可是,他们对待好友的态度是一如既往的真诚和珍惜。
无论你贫穷疾苦,还是亮丽光鲜,以前你是我的好朋友,现在和未来也依然是,独一无二的那种。
想和你做朋友,可是我很自卑
回到前面说到的一个现象,为什么看似内向的人结交的朋友数量较之不如外向的人呢?
针对这个现象,我有一个鄙见:
外向常给人一种健谈和自信的美丽,内向则多给人留下木讷和卑微的虚影。
我并不支持外向的人朋友多,内向的人朋友少这个观点,只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下,不管是实情还是幻觉,内向的人,在别人主动的搭讪中,总会处于一定的弱势。
近期的热播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男主角肖奈大神给人一种山高不可企及,水深不可窥探的既视感。于是,在很多崇拜的目光下,很多想靠近他,跟他做朋友的人都卑微到尘埃里去了,只有女主微微,即便相比之下有强大的自卑心理落差,但是凭借游戏的操作和自身独特的气质,成功征服了男主。
最终能成为你朋友的人,也许你会因为一时的自卑而不敢靠近,但你们终究是靠自身的独特和优势征服了对方。
下次再见,再也不见
我们总是喜欢用“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来掩饰自己不加珍惜或不曾拥有的失败。
古代的人,风流诗韵,静心禅坐,一首诗词,一盏香茗就可以结交挚友。
现代社会,隔着互联网厚厚的一堵屏幕,快餐式的交友方式早已成为主流。各种交友网站、主题餐厅层出不穷,很巧的是,我们竟然都喜欢上这种新鲜感。
每次和老同学、老朋友出去吃饭,总有人贪得无厌,既想安抚我们这些“鲜活”的朋友,又隔着一个屏幕尝试猎奇外面的花花世界。于是,什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埋头对着手机”就找到了论据的安身之所。因为我也曾是个贪婪的人,所以我也常距人千里之外。
某同事离职,你出于客套说了一句:记得常联系,下次再见!其实,道理大家都懂,更多的现实是,这是最后一次,再也不会联系了。
真正的朋友,你不会在乎每天见上几面,相处多久,有心自然会联系,有情,自然会友谊地久天长。
小孩子才谈友谊,大人只谈利益
小孩子的世界是纯真无邪的,彼此间的友谊也是不掺杂质的。喜欢和你玩,我们做朋友,不喜欢和你玩,一秒都不想和你多待。
我曾对一个好朋友深深失望过,也许对我来说,他是我好朋友,对他来说,我只是个有利可图的朋友吧!
前面提到过,朋友的其中一层定义就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当然相信真正的友谊需要也必须得做到这样。但是,当你一味的给予之后,对方非但不感激你,还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你真觉得你们的友谊还是无坚不摧的吗?
也许有人又会说出了社会,再也找不到校园的友情了。这不废话吗!难道你要一辈子蜗居在那个粉色的象牙塔吗!只是,校园有校园的纯真,社会也有社会的知性,用自己仅四分之一的人生就给未来下消极的定论,那不显得天真吗?
一层不染的友谊是不存在的,没有利益存在的情感更是一击就碎的,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互相学习,友情才能发酵得越香越醇。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那些熟悉的面孔,你终究挥之不去。
有些东西,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为什么我们的朋友圈子会越来越小,因为你的心还不够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