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
我的师父提出了一条建议:“我有个主意——不要在车子中间跑来跑去,试图控制一切。何不在你原来的地方待一会儿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你只待在路边,只看着车来车往,那会怎样?也许当时正是上班高峰期,路上满是车辆;也许当时正值午夜,路上没几辆车。无论是哪种状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习惯于停留在路边,坐看车来车往。”我觉得“坐看想法来来去去”是很容易的,于是这次,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自己的冥想垫子上去。 “如果你以这种方式开始冥想,你会注意到自己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当你退后一步,与这些想法和感受保持距离时,你会有种豁朗感。你也许会感觉好像你不过就是一个观察者,观看这些想法(车辆)来了又去。有时候,也许你看着看着就忘了,”他笑道,“当你觉察到这点的时候,你早已跟着一辆漂亮的车顺着路跑下去了。当你感受到一个令人愉快的想法时,你看到了它,对它入了迷,最后跟着它走了。”他这时候开始放声大笑,因为他想象着我追车的样子。“然后突然之间,你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就在那时,你便有机会重新回到路边坐着。有的时候,你也许会看到有你不喜欢的车过来,也许是一辆生锈的旧车(令人不快的想法)。你无疑会冲过去,跑到路上,想要阻止它。你也许会竭力抗拒这种感受或想法,然后在你意识到自己需要回到路边之前,你可能会跟它僵持一段时间。就在你意识到要回去的那一刻,你就有了再回到路边的机会。”他继续说道,现在他的语气变得沉着从容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过程会变得更加容易。你不会再频繁地跑到路上,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安心地坐在路边,观察着想法来了又去。这就是冥想的过程。” 这种类比真的很值得花些时间慢慢想想。当时我坐在那里,思考着他说的话。他的话很有道理,至少理论上如此,但是我感觉有点不对。如果我只坐在那里做这些想法的观察者,那么谁去思考呢?很明显,我不可能同时做这两件事。“你的想法是自发的,”他解释道,“当然,如果你想要思考某些事情,你也可以这样做,你有能力反思,有能力记住它们,你还能设想未来,并想象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当你坐着冥想的时候,或者在街上走的时候,或者坐在桌旁想读书的时候,那些‘突然出现在’你脑子里的想法是怎样的呢?你并不是有意把它们带到脑中的,对不对?它们是自己来的。前一分钟你还在读书,后一分钟关于某个老朋友的想法‘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你很久没想起过这个老朋友了,你并未有意识地把他带到你的脑海中,然而突然之间,他就在那里了!”这显然是我体验过很多次的事情。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我经常碰到。例如我读一本书,读到了某一页的底部,却突然发现一个字都没有读进去。不可避免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时常在我无意识的情况下有个想法突然出现,而我走了神。 他继续说道:“这些我们非常努力想要压制、想要去除、想要完全制止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突然自动出现的,对不对?我们倾向于觉得自己控制着大脑,控制着思维的转换,但如果这一切是可行的,你就不会绕半个世界跑到这里来寻求我的建议了。”他指着我,半开玩笑地笑着。“事实上,如果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想法,那么你就没理由感到有压力了。你就会阻挡住所有那些令人不快的想法,与所有那些令你开心的想法和平共处。”他那样解释的时候,一切听起来理所当然,我简直难以置信。这几乎就像是我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有所了解,只是忘了把这种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而已。我问道:“那么那些有益的想法该如何呢?那些创造性的想法、那些对于解决问题而言必要的想法又该如何呢?” “我并没有说所有的想法都是坏的。我们需要具备思考能力,这这样我们才能活下去。思考是心灵的固有属性。跟修路以便行车一样,心灵是为了体验想法和感受而存在的。不要错误地认为所有的想法都是坏的。我们只需要知道如何与各种想法相处。你需要问自己的是,你有多少想法是有益的、有价值的,又有多少是无益的、没有价值的。只有你自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既然你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找到我,那么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时不时给你带来问题,或者是其中一些想法也许不那么有益。”我们对此并无争议。我的确有许多想法是属于“无益而且没有价值”这一类的。“如果你担心失去那些创造性的想法,”他打了个不容置疑的手势,“那么你觉得它们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灵感是在你做冷静而理性的思考时出现的,还是在心灵宁静、豁朗的时候产生的?心灵总处于忙碌状态的时候,这些想法是没有产生的空间的,因此,通过训练你的心灵,你其实会为这些创造性想法的产生提供更多的空间。重点在于,不要成为自己心灵的奴隶。如果你想要管理你的心灵,好好地利用它,那很好,但是如果心灵处于混乱状态,既没有方向又不稳定,它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呢?”
在那短暂的会晤中,我了解到,在正念环境中,冥想不是要去阻止想法、控制心灵。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控制,不插手,不介入,学会以被动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同时将心灵安放在它自有的、自然的觉醒中。我的师父解释说,冥想是一种技能、一种艺术,他知道如何不插手和不介入,知道不要沉入没完没了的、毫无价值的、常常令人颇感压力的思想之域。我认识到,这些想法是自发的,而且没有什么外力能够阻止它们的出现。
蓝色的天空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思索刚才听到的那番话的意义。我得到了这样一种理念:天空总是蓝的。云相当于我们的思想,当心灵忙于这些想法的时候,蓝色的天空就暂时被遮蔽了。从我自身的情况来看,我的心灵一直如此忙于各种想法,忙碌的时间又如此之长,以至于我几乎忘了蓝色的天空到底是什么样了。不仅如此,那番话的意义更在于:无论我们感受如何,心灵的深层本质就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并没有发生变化。当我们因为某种原因心情不好或者感到痛苦的时候,云会变得更加阴沉,更令人烦扰。也许整个天空中只有那么一个想法,然而它似乎带走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
这一课对你我而言如此重要,由此我发现,我一直误以为蓝色的天空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我一直以为,要想体验到头脑空间,我需要促使某事发生,事实却是我不需要创造任何东西。蓝色的天空就是头脑空间,它始终在那里一一毋宁说,在这里。这堂课令我豁然开朗。冥想不是需要努力去创造一种人为的心境一一我一直都把头脑空间当成这种心境。冥想不是努力把阴云赶走,而是:搬把椅子到花园里,坐看云卷云舒。有时候,蓝色的天空会穿过阴云展露出来,令人备感美好。如果我能耐心地坐在那里,不过分执着于那些阴云,那么蓝色的天空会显露得更多。一切都好像是自发产生的,并不需要我做任何事情。以这种方式来看云,使我有了新的视角,有了一种我未曾在冥想中感受过的豁朗感。然而不只如此,它还给了我坐下来把心灵安放在自然状态的信心,不挣扎,不干涉,顺其自然。
当然,听我跟你说这一切固然很好,但是除非你亲身体验,否则你也许感受不到这些重大意义。你可以抽出点时间,想象自己拥有自由和豁朗感,想象不再为心灵中有那么多或那么强烈的想法而困扰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想象心中有一片始终宁静、始终澄澈的区域,想象心中有一片你随时都可以依归的地方,想象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心中都始终有一种安心感或安定感。
野马
当你跟这匹野马,也就是你的心灵,一起坐下来的时候,你需要给它提供很大的空间。不要试图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在冥想对象上,相反,要给你的心灵一点时间,让它安定下来,放松一点。你急什么呢?
他又说对了,我都是急于开始冥想,觉得下一刻比这一刻更重要,努力想要抵达某种心境。到底要抵达哪种心境,对此我其实并不完全清楚。“相反,”他建议道,“你要像训练野马那样去靠近你的心灵,要想象自己站在个非常大的空间的中央,即一块开放田野的中央。现在,缰绳的一端系着这匹马,另一端在你手里。不过,缰绳是松弛的,这匹马有它所需要的一切空间,它并没有觉得被困住或者受到约束。”我想象着马在田野中自由奔驰的样子,而我就站在那里,一边密切地看着它,一边松松地握着缰绳的另一端。“现在,把一只手放到另一只手上,非常缓慢地一点点收回绳子,从而缩短绳子的长度。不要一下子收很多,要一点点地收。”他抬起自己的拇指和食指,比画出一厘米的空间,就好像在对自己的话进行强调一样。“如果你对一匹野马做这样轻柔缓慢的动作,它就根本不会注意到一一它会仍然觉得自己好像拥有广阔的天地。继续这样倣,一点点地把马带到自己身边,同时密切地观察它,但是要给它足够的空间,让它感到自在,不要让它太紧张。”
这席话很有道理,只是想象这个过程就使我更加放松了。“因此,”他说,“这就是你坐下来发现心灵非常繁忙时需要做的事情。慢慢来,缓缓地,给它所需要的空间。让野马进入自然的安定空间,进入令它感到喜悦、自信、可以放松停留的地方。它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挣扎,但是没关系,再把绳子一点点地放松些,慢慢地重复这个过程。如果你以这种方式进行冥想,那么你的心灵会非常喜悦。记住这个故事,它会给你的冥想带来重大影响。
带着适度的好奇心
带着适度的好奇心接触冥想,在我看来,这种理念含有一种温和的、开放的、耐心的兴趣。这跟你观察野生动物时的情态也许有点像,在观察的时候,你也许会悄悄地蹲伏到一棵树下。因为入了迷,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所观察的事物上。你注意到了那一刻的即时性,你没有一点不耐烦,你不想那只动物做任何事情,你满足于在它目前的这种状态下观察它。或者,这跟观察地板上的某只小昆虫有点像。最初的时候,你也许会看着它,想道“噢,一只虫子。”在更密切地观察之后,你看到了它的每条腿。然后你更密切地观察,又看到了它的面部特征。每次你都会注意到这只“虫子”身上的一些新东西。如果你能把这种适度的好奇心应用到你的冥想中,甚至是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就会发现一些新东西,而这每一点新发现都会给你带来意料之外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