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全家人的事
生命的每一天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状态,当悲伤情绪来袭,也许无须过度压抑,因为难过和泪水反而提醒了我们,该如何正视眼前所发生的问题,不管是宣泄、沉淀之后尝试自己再度向前,或寻求旁人的支持。
《妈妈 我好想妳》绘本故事中的妈妈得了「比感冒还严重」的病,犹如在家中投下一枚震撼弹,生活常轨瞬间被瓦解,受到震荡的不会只有生病者,还有住在一起的其他成员。正因为生病不单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人所要共同面对的事!
一个家庭遭逢重大事件的时候,通常会把关注力放在当事人,以个人或病人为主轴,逐渐忽略对年幼子女的看顾,时日一久,等到当事人疾情稳定并康复之后,小孩子却在情绪、行为上出现问题,整个家庭因为这个事件,陷入亲子关系的恶性循环,再也回不去了。
良好的疾病适应观念,意即在照顾生病者的过程,同时纳入其他家庭成员的需求与需要,让整个家庭得以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之中,尤其是小孩子。病人很重要,家中每一位成员也相当重要。
绘本一开始就清楚呈现,孩子在过程中的所有感受,他知道妈妈不在家,不晓得确切发生什么事,但他真实感受到生活产生了变化,并因为这个改变而造成种种涟漪效应,影响了日常作息和心理状态。虽然他不见得可以很清楚为这个状况「命名」,却能够感受它。
当孩子开始尝试表达,不管是藉由行为展现或自我对话的方式,当这些声音被听见了,周围的人该如何回应他?不论是最亲近的家人或学校师长,如果愿意多花一点点心思留意,就能看到其中的情绪落差,并给予协助。
藉由绘图的方式,带人走进一个日常生活画面,经验家庭发生变故的当下,如何感受、聆听和响应,正是本书所要传达的一个重点。
本文摘录自《妈妈 我好想妳:给病人与家人的关怀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