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2018年总结和2019年flag了。
无奈最近身体上的原因一桩接一桩,打乱了我原先的节奏。先是流感了一个多月才好,然后是眼睛问题,然后又是胃,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小毛病慢性咽炎,鼻窦炎。。
总之就在我觉得美好未来可能向我徐徐走来,我觉得接下来要走的路终于渐渐开始清晰的时候。身体上的毛病却打乱了我的想法。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审视自己。2018年就真的应该觉得欣慰了吗?从更长远的维度来看,这一年对一生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
那么就先来说说2018年的长进:
首先,2018年工作团队的调整,给我带来了一些挑战,我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职责,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也成长了不少,开始更多从整个平台的优化,团队管理优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现在流行的话术来说,可能就是所谓的思维升级了。而这种思维方式也不仅仅在工作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用到,需要从更高维度去思考并管理的事情,因此也为我的生活带来一些好处。
其次,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也做了一个决定。这意味着,我歪歪扭扭、曲曲折折、顺其自然的职业发展道路,可能因此有了方向。我不再纠结于做一个牛逼的程序员这个遥远的愿望了。用遥远这个词,再贴切不过了,因为毕竟经过了十来年的职业证明,虽然我觉得是时运不济,或其他各种因素,但结果就蹭亮的,那就是我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牛逼的程序员。既然最好的年华没有,以后就更不可能成为。虽然承认这个事实对于我内心是相当残忍的,但是经过先后三人好意的揭穿,我的内心终于可以和这个事实和平相处了。
既然不再纠结于做一名牛逼的码农,那么就可以很容易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了。所以承认这个事实的重要意义在于。我可以结合自己这几年工作的实际内容(主要是做项目管理,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系统设计等),基于这条路确定目标,可以更好的在工作中去努力,更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而不似从前拧巴低效的努力。是的,我有了清晰的方向了。按照这个方向,定个3年目标再分解到每年,每季度,那么就变成可以走下去的一条路。
第三件,开始真正接触并理解心理学了。要知道18年以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只有心里疾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学知识来提供帮助,心理咨询师就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情绪垃圾桶,他们可能总有一天会被太多的负面情绪和阴暗心理所吞噬这种想法。18年在得到上买了武志红一年的专栏节目,每周五天,每天20分钟不到。到现在还没听完,不是因为内容太多,而是听着听着就舍不得听太快,觉得需要慢慢听,很多内容,既是审视自己,也是教育子女的良方,值得细细品味。
第四件,开始关注一些方法论,或许是因为不再年轻渐渐意识到做事情的方式的重要程度,开始去思考和学习高效的方法。如果说每天蒙头做事,不抬头看路是最低段的打法,那么我的确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种状态。那时候我觉得只要每天都在脚踏实地的做事,每天都有积累时间长了自然就有收获。然而物理学告诉我们当作用力和目标不在一个方向上时效果是有所折扣的。在时间是有限的前提下,每个人终其一生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呢。这或许也是我很多时候痛苦的根源,我没有想明白我这一生的追求。所以大多数时候我就是按惯性、自己的性格,道德,制度约束来生活,我的性格缺点是个老好人,懦弱,优柔寡断,所以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按性格不能做到最优解。
所以这里我要说的方法论,最大的方面指的是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如果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决定要做什么事,以及如何做。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并不是很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事业的成就感?家庭幸福感?还是其他。。。到年底的时候我才真正想明白,我最想要的是自由。用武志红的话来说就是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用王潇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做想做的事,和不做不喜欢的事的权利;用罗伯特的话来说就是要让钱为自己工作,而不是用时间换钱,这样就可以从周而复始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换取了自由。
小的方法论就多了,比如认同了输出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要写技术博客,我为什么要写简书,输出就是复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再次整理思路思考融会贯通;比如认可时间的力量,滴水穿石,所以我也为自己制定了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计划;比如认识到个体的局限性,集中大部分力量去做好一两件事,远远好过每件事都想做好的效果。等等。
但是这些仅仅是自底向上的分析,可以姑且称之为长进;而从整体来看,这些长进从更长远来看是否有多少意义呢,我想是我下一篇,《写在2019年伊始》里要说的事情。